熱門:

2020年7月25日

黃心怡 EJ GLOBAL plus 環地視野

拉美經濟積弱深 突破瓶頸看5G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經濟衰退,有機會帶動復甦的新經濟基建5G通訊科技就更不可或缺,在這一方面,積極扭轉經濟頹靡、疫情頗為嚴重的南美洲也不例外,是西方和中國企業必爭之地。中國近年在中南美洲積極耕耘,希望把華為的5G技術輸出到這個潛力可觀的市場,利用中國在5G科技上優勢,作為國際政治勢力的延伸。

除了華為,歐洲兩大5G科技巨頭諾基亞和愛立信也積極爭奪市場。在尋求復甦的同時,中南美洲國家正思考如何利用其他國家的5G資源發展,又不會過度依賴外國,冀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在中南美洲,許多國家還在努力不懈地推動4G網絡普及化,如果它們開始為未來5G網絡耕耘,這項科技可以幫助拉丁美洲國家把各大產業數位化,從而實現經濟現代化。

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成熟的5G網絡將比4G快上100至250倍,數據及網絡的連結質素會因為5G技術而極大提升,智能家居、智能車、智能辦公室、智能城市就此產生,這有利各大產業出現革命性進展,例如全自動生產線、工業機器、遠端醫療治療、潔淨能源發展等。

拉丁美洲國家的主要經濟引擎還是以傳統產業如農業、礦業和加工製造業為主,拉丁美洲曾經是全球發展最快的一大經濟體,惟近年因技術、科技等方面落後,未有足夠資金和資源發展創新產業,單純依賴傳統產業,導致經濟增長停滯不前。

聯合國報告指出,拉丁美洲國家2019年總體經濟增長只有0.1%,5G產業可為這個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地區帶來極大效益,幫助傳統產業升級之餘,也促進創新產業發展。傳統產業如農業、礦業都可以藉此科技提升產值及效率。

5G科技有利發展精準農業,透過現代訊息來進行大規模精耕細作,加上智能生產、加工和物流,整體傳統產業的現代化將創造更多產值並提升效率。除了經濟方面的好處,人民生活也會得益。拉丁美洲約80%人口居住在城市,如上述所說,5G科技應用將對智能城市發展帶來巨大貢獻,進階資訊與通訊科技的整合,可以促使更完善的城市規劃,解決交通阻塞等問題,或提供更良好的公共建設。

華為着先機 深耕中南美

許多中南美洲國家長期面臨區域發展不均衡的挑戰,透過增加4G網絡建設,配合發展5G帶來的科技應用,相信不少國家可突破發展瓶頸。在整體國家經濟邁向現代化及永續發展上,5G科技是成長背後很強大的引擎。根據Raul Katz和Sebastian Cabello教授為Telecom Advisory Services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中南美洲六大經濟體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墨西哥和秘魯,都把5G網絡設置成功並且普及化,6個國家合計GDP將增加近2500億美元。當然,在中南美國家開始設置5G前,需要先克服技術、資金及網絡需要的基礎建設。

美國與中南美洲有極深淵源,惟受到華盛頓長久以來的干預,在中美之間,許多拉丁美洲國家更傾向選擇與華為和北京合作。華為目前在中南美洲有廣泛的足跡,例如巴西有近85%的4G移動網絡是由華為建造,它也有興建工廠製造電訊設備。去年華為宣布計劃在巴西打造8億美元的電訊基地,為的就是準備於2020年展開5G網絡的競標(或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在墨西哥,中資企業也投資了大規模無線網絡。相比之下,西方企業足跡不如中國廣泛,諾基亞在烏拉圭與當地電訊公司Antel合作布置商業用5G網絡,美國公司AT&T與墨西哥電訊公司Telcel合作,計劃於今年展開部分5G網絡鋪設。巴西公司Brasilia選擇與愛立信合作,發展符合國際標準的5G科技。

美國總統特朗普指控中國利用華為設備,竊取他國資訊,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積極呼籲各國斷絕與中國在科技商業上的往來。不過,這些指摘,在中南美洲國家眼裏,都不足以阻擋它們與中國合作。

藉外國資源建自有優勢

談到美國與中南美洲國家的歷史淵源,自二十世紀以來,這地區不論是經濟或政治上,美國從未停止介入,因此中國對中南美洲國家來說,可說是一股新力量,也是新契機。如果華為的電訊設備,如指控所說有一些「隱藏的後門」,讓中國政府進行間諜活動,中南美洲國家早已暴露在危險之下。基於華為在區內許多國家已建立廣泛的3G和4G網絡設備,中美5G競賽在中南美洲戰場上,中國是暫時領先。

對美國來說,不管在中南美洲或是全球,如果想阻擋中國繼續爭奪更多市場,與愛立信和諾基亞合作,將獲得更多優勢。

中南美洲缺乏資金和技術,面對愛立信、諾基亞及華為爭先恐後地劃分市場,積極提供5G技術,看似對國家經濟現代化是一件好事,但在這樣的境況下,潛在危機也不容忽視。在渴望利用新科技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怎樣才能不過度依賴並淪為科技大國的政治棋子,將是中南美洲國家接下來要思考的一大課題。

初期發展階段,中南美洲國家可以適當依賴國外資源,而政府應當在發展路上更積極投入資源,發展自身科技產業並培育相關專業人才,這樣才能在未來達到經濟多元化,以及真正讓國家永續發展。

黃心怡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