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23日

鍾樂偉 EJ GLOBAL plus 信觀點

光州抗暴火炬 照亮南韓民主路

南韓民主化之路從來都是崎嶇的。開國總統李承晚由國家英雄,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淪落成為國民唾棄的獨裁者,1960年4月在全國學生示威怒潮下落台。

原以為國家得以恢復民主之際,軍人將領朴正熙,藉國家不能群龍無首之名,發動軍事政變奪權上台,延續了軍人獨裁政權18年之久。在其主政年代,他不斷以高壓手段打擊爭取國家恢復民主體制的聲音,雖然他的專權王國於1979年被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金載圭的子彈摧毀,但南韓舉國上下的民主夢卻未有隨着朴正熙之死而來臨,反而是另一將領、國軍保安司令少將全斗煥再一次以國家不能陷入紛亂,以免被北韓有機可乘為藉口,發動第二次軍事政變,奪去國家權力。

政變後的全斗煥為鞏固權力,無視民眾上街示威的要求,更在全國頒布緊急戒嚴令,禁止大學生返校園組織遊行活動,並以全方位打壓方式,令民眾抗爭空間不再存在。

無等山精神 自古以來抱打不平

當時,全國大部分的抗爭行動都被壓制下來,只剩下全羅南道首府光州市的群眾,無懼戒嚴令威脅,繼續發動數以萬計市民上街抗爭。最終,全斗煥以鐵腕與毫不人道的血腥手段,透過子彈與坦克武力鎮壓在光州爆發的民主運動。

但一場屠城鎮壓未有撲滅南韓廣大國民爭取民主與自由的熱忱,反而鼓動了更多大學生本着正義之心,投身民主運動抗爭行列中。他們不怕槍林彈雨,冒着生命危險,致力推翻全斗煥的獨裁體制,結果1987年6月成功推動國家修憲,讓民眾重新獲得直選總統的權力,變天成功。

既然面對全斗煥軍事奪權,全南韓不同城市也有爆發不同程度的抗爭起義,那麼為何其他抗爭都被撲滅之際,只有光州的民眾運動卻能在大舉鎮壓下仍然無畏無懼堅持下去?

記得十多年前留學光州時,曾登上光州的主要名山無等山。據同行的南韓教授介紹,無等山之所以稱為「無等」,是取自《般若心經》中佛祖所說的絕對平等。因此,光州人向來為人熟悉的是,他們一直誓死追求「沒有社會等級」的民風。光州自古以來都是反地方貪官污吏、發動民眾抗爭的橋頭堡。壬辰倭亂時,光州是義都,支持着抗日活動;後來也指使了東學農民革命;到了日治時代,光州也是南韓人爭取民族解放力量的大本營。

這一種不惜以鮮血維護公平原則、對抗暴政且抱打不平的民風精神,遠古以來一貫如此,承襲至今。到了1980年5月,眼見軍人將領全斗煥無視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訴求,更反過來粗暴地以戒嚴令鎮壓人民,以「無等山精神」自居的光州人,那口不滿之氣根本難以吞下。就算是螳臂擋車,玉石俱焚,他們都在所不惜,這就是光州人教人欣賞又敬佩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率性。

雖然「5.18」起義最終被軍政府武力平定,但民眾爭取民主理想目標,未有被完全撲滅。隨後,南韓整體民主運動便由民主新血的大學生繼承下來,成為對抗全斗煥的新興力量。

1982年釜山美國文化中心遭大學生縱火,他們不滿美國政府背後支援全斗煥政權屠殺光州市民,正反映出大學生將擔起民運旗幟。後來,大學生發起的反政府運動愈演愈烈,對全斗煥政權威脅日益加大,以致成為政權的眼中釘。全斗煥於是以對付親共分子的手段,把學生領袖都扣上與北韓有聯繫、幫助金氏政權解放南韓的罪名打壓他們。

酷刑逼供曝光 再掀六月風暴

縱有打壓,且把那場「5.18」妖魔化說成是意圖顛覆國家政權的「叛亂」,又把軍人在光州現場殺人的紀錄一一銷毀,但知道事實真相的民眾卻未有因為「5.18」是國家的「禁忌」而噤若寒蟬,反而更勇敢地如常每年5月18日舉行悼念及示威。

而光州事件這道民族傷痕,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更成為鼓動當時南韓大學生的道德力量,推動他們更着力參與爭取民主運動。曾經在光州事件抗爭期間進入光州拍攝紀錄片的德國記者辛茲彼得(Hinzpeter),他在海外公開播放的光州鎮壓影片,後來經教會中人從外國偷運回南韓。不少南韓大學都辦私下放映會,讓更多學生從影像上感受當年抗爭的慘烈實況。看罷紀錄片,很多大學生都感到無比內疚,質疑為何當年會放棄抗爭,讓光州人民獨力抵抗戒嚴軍的蹂躪。自此,為了彌補過失,他們都更奮力投身抗爭行列中,傳承了光州民運精神。

後來,歷史也就在這巧合的瞬間,1987年5月18日,亦即光州事件7周年紀念活動之日,南韓主教金壽煥在明洞聖堂主持了「5.18光州犧牲者追悼彌撒」,由金承勳神父宣告了一篇內容為「朴鍾哲拷問致死事件真相被捏造」的講詞,正式公開當年漢城大學學生朴鍾哲遭警察以水刑拷打致死的真相。因為光州的契機掀起了1987年的「六月抗爭」風暴,所以光州事件雖然被武力鎮壓下去,但它留下的情感與抗爭意義卻成為南韓轉型為民主社會的關鍵因素。

 

鍾樂偉  中大全球研究課程副講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