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
大家已有足夠時間去閱讀、消化美國政府稱之為《由和平往繁榮: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生活的願景》的180多頁文件,這份文件也被稱為「世紀方案」(有時會以嘲弄的口吻來說出這個稱呼),如果中立一點的話,可把文件形容為美國最新的中東和平計劃。
以上所有稱呼其實都名不副實。這個方案由特朗普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什納主導撰寫,特朗普親自在1月28日公布。這絕非什麼和平大計,否則就不會只由美以兩國撰寫,近乎沒有考慮到巴勒斯坦的主張。
公道點說,這個被形容為世紀政治交易的方案有可取之處。文件主張兩國方案,這是唯一可以滿足巴勒斯坦民族主義,並讓以色列繼續是個民主、猶太國家的方法;文件平息了以色列的保安關注;而且方案很務實,接受逾100萬巴人難民可以重返巴勒斯坦國的現實,承認一些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大型猶太殖民區必須是以色列的一部分。
不過,計劃全面偏袒以方。巴勒斯坦國只會在以色列1967年後佔領土地中的70%存在,以國領土會包圍整個巴勒斯坦國,以色列擁有整個耶路撒冷的主權,巴勒斯坦只能在耶路撒冷的外圍定都,而以色列殖民區會在巴勒斯坦國的中間存在。
更甚的是,巴勒斯坦這個「折扣版國家」要誕生也面對重重困難。方案要求,巴勒斯坦要有全面民主,並具備世界級財務機關,才能成為主權國。包括由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在內,整個新國家需要非武裝化;而巴勒斯坦國是否符合這些標準,由以色列單方面決定。即原則上讓巴人建國,但實際上難落實。
同樣重要的是,方案不包括了什麼——實現目標的路線圖。庫什納依賴阿拉伯國家來逼巴人接受他的條件,而阿拉伯國家已受夠了巴人問題,正靜悄悄地跟以色列聯手抵抗伊朗。
無可否認,阿拉伯各國政府忙於對付伊朗,也對巴人的訴求愈來愈疲累,但他們的國內政治不允許他們強迫巴人接受以色列對耶路撒冷擁有主權或是割讓土地。阿拉伯聯盟及伊斯蘭合作組織否定了這個大計,反映出這個政治現實。庫什納以為拋出經濟援助,可令巴人要求他們的領袖接受這個方案,更顯庫什納誤判,沒有任何金額可讓巴人犧牲他們的民族榮譽和骨氣。
直接談判謀雙贏出路
巴勒斯坦人即時否決這個方案可以理解,但跟大部分引誘一樣,這次需要抗拒否決方案的引誘。多次拒絕和平方案,並未令巴人得益。時間流逝,也未令巴勒斯坦有好處,以色列依然繁榮,巴人沒有。現時方案所給予的,較過往的方案更少,但歷史教訓是,不完美的,未來可以更不完美。巴勒斯坦領袖明智的話,應該要求直接跟以色列談判,毋須美國在場。奧斯陸協議顯示,巴以雙方完全有能力自己進行談判。
談判可以由這個最新方案作起點,也可以建基於其他新想法,關鍵在於雙方都可以自由提出他們想要的東西,都承諾在談判執行庫什納計劃某些條款之前或期間,不採取單方面行動,這會阻止以色列進一步吞併領土,巴勒斯坦就要放棄武力。暴力只會令更多人失去生命,並令以色列政府不可能談判。
歷史顯示,和談的成功機會很低。協議需要妥協,妥協需要領袖願意及有能力作出讓步,並向各自的公眾推銷協議。現時並不清楚這些條件是否存在。
這個暗淡的評估,可能會隨着以色列3月2日大選而改變。以色列新政府及新總理可能放棄單方面行動,並向巴勒斯坦給予較白宮方案更多的東西。假如這個情況出現,巴勒斯坦應把握機會,真誠談判。如果要巴方都換了領導,才能談判,那就也換了巴方政府吧。現在最大問題是以巴問題陷入僵局。借用邱吉爾有關民主的見解:兩國方案是最糟糕的方案,撇除所有其他已提出的以巴方案的話。
註:本文原載於Project Syndicate網站,本報經網站授權翻譯刊登。
Richard N. Haass_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美敲詐歐盟逼歸邊遏華 |
上一篇: | 特朗普中東和平方案歷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