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3日
下周舉辦的第二次美朝峰會選址越南,除了出於地理和會議安排原因,相信比起新加坡峰會更多了幾分象徵意義。傳聞中的會議舉辦地點其實有數個,除了越南外還有蒙古、印尼甚至夏威夷,最終越南河內被相中為會議舉辦場地,主要基於5大原因:
❶ 越南籌辦國際會議經驗豐富:越南雖為發展中國家,但近年積極爭取舉辦國際會議,去年便舉辦了世界經濟論壇東盟分會議,前年更是APEC的東道主,加上東盟近年頻繁召開各種會議,令越南擁有相當經驗籌辦和參與國際級會議,有足夠基礎籌備特金二會。另一傳聞的會議舉辦國蒙古便顯然沒有相關會議舉辦經驗和配套。
❷ 地理位置優良:基於制裁,北韓實際上沒有合規格飛機作長距離飛行,遑論把領導人舒適地送到離國土較遠的地方參與會議。金正恩去年也得向中國借用專機才能出訪新加坡。越南地理位置比新加坡、印尼、夏威夷較接近,而且朝越之間只相隔中國,使用防彈火車可成為另一出訪選擇,也是北韓領導人外訪常用方法。北京與平壤及河內皆有定期國際客運列車班次接通,而且兩國是傳統上盟友,金正恩能放心地在他覺得最安全的專列先經中國再進越南,也能讓中國在美朝峰會上有參與感,達安撫之效。
❸ 受控的媒體和公民社會:北韓人權問題長期受人詬病,假如美朝峰會在自由開放的民主國家舉辦,勢必有人權團體在場示威,甚至衝擊會場。另一方面,越南依然牢牢控制國內輿論和媒體,去年越南政府更以「不尊重國旗」之名起訴民運人士,有人權組織因此公開譴責越南打壓言論自由。這樣的強硬控制形同派了定心丸給金正恩,令他不用擔心會議進行期間遇到遊行示威等尷尬場面。
❹ 越南獲各方認可,與北韓、美國與南韓均為夥伴:政治上,越南與美朝峰會的各方單位都屬友好關係,與北韓更是傳統上的「社會主義兄弟」。早於1950年北韓已承認北越政權,其後在越戰時期更派出軍隊協助抗美。同樣,上世紀九十年代北韓經歷毀滅性的「苦難行軍」時期,越南願意以米糧購入北韓軍火。直至近期,越南也積極支持北韓參與東盟會議,甚至在會上協助促成與日本的對話。
另一邊廂,美國和越南雖曾經互相對抗,身陷越戰泥沼,但自從越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改革開放(Doi Moi),兩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關係開始正常化。今天,美國已成為越南的重要出口市場。此外,越南也是南韓第四大貿易夥伴,兩國經貿來往頻繁,韓國流行文化更令越南年輕人趨之若鶩。綜合而言,越南作為舉辦國可說面面俱到,人人可接受。
❺「越南模式」作為北韓改革開放藍本:自從「苦難行軍」大饑荒時期,北韓的配給制度徹底崩潰,私人市場乘勢冒起。北韓國內商家愈來愈需要國家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以維持市場化的勢頭。近年,北韓不斷向中國偷師,參考其經濟改革模式,但比起中國,越南可說是更適合的參考對象。除了國土與人口較相近,兩國同樣曾經歷國家南北分裂,又與美國打了一場損失慘重的戰爭,以及需要在地方大國之間周旋以獲生存空間。而且,過去20年越南的經驗證明,即使經歷了慘痛戰爭,她仍可以和敵人美國和好,接受西方大規模的外資與國際援助,達到高速經濟增長,同時保住一黨專政體制。
晤越領導人 經改取經
在美國來說,越南是最佳樣板讓金正恩明白,他棄核後的下場不會像利比亞前領導人卡達菲般悲慘。難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經對金正恩表示,北韓可以複製越南經驗,創造「北韓經濟奇蹟」。由此可見,選址越南甚具象徵意義,而選擇河內而非在港口城市峴港,更顯示金正恩或希望會見越南領導人,就經濟改革取經。
當然,越南和北韓也有相異之處。例如越南全境由當年的北越統一全國後管治,南北韓則仍然處於分裂狀態,而南韓憲法仍聲稱擁有北韓領土主權。由於有另一國作直接比較和競爭,以及理論上南韓有機會直接取代北韓作為整個朝鮮半島的管治國,令北韓進行改革開放時備受國內外壓力,不能像越南般昂首闊步,比起當年統一後的越南較「輸不起」。另外,越南雖然也是威權統治,但畢竟是實行黨內集體管治,與北韓的強人管治和大搞個人崇拜有明顯分別。因此,越南可以成為北韓的「參考模式」,卻不能期待北韓可很快走上越南的道路。
陳成軍 《朝鮮經濟前瞻》創辦人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北韓借特金二會 謀國際糧援 |
上一篇: | 美朝峰會最緊要「信」 棄核續拉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