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20日

港出口商感恩節訂單應旺未旺

香港出口商情緒繼續轉好,貿易發展局昨日公布今年第三季香港出口指數按季升1.9點,至32.8,反映港商對短期出口前景漸趨正面。然而,期內貿易價值指數急挫11.5點,報40.2,顯示商戶仍要面對單價下調的壓力。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昨天談及廠家接單情況時指出,在美國11月感恩節前,8月份通常是客戶落單的高峰期,但是暫時未見到港商有大量訂單,可能今年的訂單比以往急,貨期會更加短,現時客戶依然持觀望態度。有廠商稱,由於歐美客戶擔心經濟衰退及庫存過剩,今年生意減少約三成,部分客戶更削減訂單。

第三季短期前景信心改善

貿發局每季向逾500名來自六大主要行業,包括機械、電子、珠寶、鐘錶、玩具及服裝的出口商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短期出口前景的信心,並編製成香港出口指數,以50為盛衰分界線,高於50代表出口前景看漲,低於50則看淡。

雖然今年第三季香港出口指數仍低於50,不過較第二季已有所改善。范婉兒表示,港商的信心持續回暖,惟恢復步伐較預期緩慢,市場憂慮外部環境一直惡化,高通脹和貨幣政策加快緊縮,遏抑多個主要市場的需求;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以及俄烏衝突帶來的種種影響,也為出口前景蒙上陰影。

廠家生意少三成 有客減單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對本報稱,每年5月至9月是生產高峰期,9月中旬陸續開始出貨,迎接10月至12月歐美零售旺季;然而,今年廠家生意減少了三成,主因去年歐美客戶有見經濟反彈而大量入貨,零售庫存過剩,故今年部分客戶已經削減一半訂單,玩具、裝飾品及日常用品是重災區。

劉達邦又說,因為歐美客戶擔心經濟衰退,對今年聖誕節銷售沒有信心,所以不敢落單。他透露,今年的訂單比以往急,有些貨期由6個月縮短至2個月,或者客戶分開3次落單,亦有客戶等待感恩節實際銷售表現後,才決定是否補單。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透露,今年廠家接單減少了三至四成,除了因買家仍受中美貿易戰困擾外,歐洲能源價格上升及美國連環加息,均導致當地消費力轉弱,加上通脹高企,但廠家未能加價,因此不敢貿然接單。他補充,由於近期出口訂單減少及出貨量縮減,令航運供應增加,航運費相應回落。

貿發局擬降全年出口預測

貿發局的調查顯示,雖然新冠疫情對出口商的影響逐漸消退,惟展望未來3個月,疫情相關的問題持續困擾不少出口商,40.2%受訪商戶認為疫情反覆是短期出口表現的最大威脅;有22.6%受訪者提到,人流及通關一直未能回復正常,是窒礙出口表現的最大阻力。

對於政府正積極考慮對入境人士檢疫採取「0+7」方案,范婉兒相信,任何抗疫措施放寬都會對人流、物流產生正面作用。

她又表示,港商積極調整業務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營商環境,由聚焦拓展市場轉為管理現金流。調查發現,開發新產品種類(36.9%)及穩定財政、確保有足夠的現金流(35.6%),是最多出口商採取的應變策略。

此外,范婉兒指出,內地經濟復甦較預期緩慢,而且疫情未受控,導致香港輸往內地的出口收縮,基於今年首8個月數據不理想,會考慮下調對本港今年全年出口預測,由增長8%降至低單位數,預計最快12月公布修訂後的預測數字。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