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7日

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AI平台運動結合STEM教育
兼顧健康管理 40中小學採用

近年流行以穿戴式設備,記錄運動時的生理數據,惟市場競爭激烈,要脫穎而出殊不容易。有本地運動科技初創另闢蹊徑,除了推出運動手環等設備,亦開發配套的程式及平台,以課程形式進軍校園,產品已獲本地約40間中小學採用。今次請來Archon Wellness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梁蕙馨,分享公司開拓教育市場的經驗。

主持:(陳)陳施敏 《信報》科技記者

嘉賓:(梁)梁蕙馨 Archon Wellness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陳:作為運動科技初創,為何會開拓教育市場?進入校園有何挑戰?

梁:公司主要研發智能運動產品,例如智能運動手環、智能跳繩及智能單車等,透過物聯網(IoT)智能運動平台,配合程式及遊戲元素,鼓勵用戶多做運動。除了硬件設備,我們亦有配套的自家程式及平台,較易將之轉化為教育平台,例如加入內容管理系統,即可記錄學生資訊、運動進度等數據。

識別姿勢即時評分

向學校介紹產品時,收到的反饋相當正面,惟資金有限。對學校而言,每年於運動設備的預算,尤其是運動器材更新方面,只有約5萬港元。如須更多資金,或要申請其他基金,例如優質教育基金等,但學校運用這些基金時,往往有其他安排。及後我們了解到,政府新近推出與科技相關的資助,例如學校IT創新實驗室計劃等,就嘗試在產品加入更多科技元素,包括:IoT、雲端、人工智能(AI)等,方便學校採用。

此外,不少學校希望,我們的產品不只是一個設備,亦能加入課程元素,例如教授技巧、以IoT推動學生做運動等,讓學生接觸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知識及相關技術。目前大約40間中小學採用我們的產品,另外公司亦是康文署學校體育推廣計劃的產品供應商。

陳:公司最新研發的AI運動影像分析系統,去年底於「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賽」率先登場,成效如何?

梁:最新研發的AI運動影像分析系統,內置預先製作的3D動畫教練,指導用戶做運動。期間系統透過骨架實時偵測用戶動作,並把數據上傳至雲端,再透過AI演算法判別用戶姿勢,實時為其表現評分。例如動作合格,畫面會出現「拍手」動畫;表現優秀,則出現「大拇指」。若然動作不達標,則出現「拳頭」提示。

系統現設9項運動遊戲,包括原地跑、跳躍雙拍腿及側蹲等;3D動畫教練以外,我們亦請來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的教練,錄製運動教學影片。系統開發時間約一年半,去年12月,於我們聯合主辦的「第二屆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賽」首次登場,供14間中小學、超過600名學生試用。

AI的準確度,視乎訓練的數據量及質素。由於研發期間正值疫情,令拍片計劃延期超過4個月,後來在香港童軍總會黃大仙區協助下,找來50名童軍,根據我們的預設動作,拍攝了500條影片;經專業教練觀看,判斷片中動作效果後,再用來訓練AI模型,現時AI準確度超過九成。

擬拓樂齡康復市場

陳:穿戴式設備市場競爭激烈,如何脫穎而出?

梁:開始穿戴項目時,我們已知道蘋果公司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始終對方資源充足、客戶群廣,故產品設計及定位上,我們需要尋求差異化。相比蘋果集中美國客戶、對準大眾市場,我們更關注本地應用,主攻學校、運動健康管理方向。

穿戴式設備市場競爭激烈,部分產品有品牌效應,要成功突圍不容易。因此,公司不限於穿戴式設備,更開發不同類別產品,例如智能跳繩、智能食物磅等,結合IoT、AI及互動遊戲等元素,冀成為全面的健康活動管理平台。

除了教育市場,我們亦打算開拓樂齡及復康市場,協助NGO(非政府組織)等機構收集數據、設計課程,提高長者等人士的運動興趣。早前在賽馬會耆跡再現健體計劃活動中,亦收到不錯的反饋。公司擬今年內展開融資,目標金額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

註: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與本報立場無關。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