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
四合院是中國傳統建築,以庭院為中心,四方分別是北面正房、東西廂房及南面倒座房,簡化的三合院就以門樓樣式的院牆代替南房。
四合院的格局背後融合了講究長幼有序、左尊右卑的中國倫理觀念。東西廂房為長子、次子所住,而長輩房間就設於用作祭祀與接待賓客的正廳旁邊。
隨着家庭結構和社會觀念的轉變,合院建築與生活模式逐漸脫節。設計師陳連武卻反其道而行,將傳統建築元素與倫理觀念放入現代住宅,效果不落俗套。
十多年前設計師為戶主一家三口打造的居室開揚坦蕩,但其後次子出生、兄弟與戶主夫婦年歲漸長,更需要個人空間。
多年後第二度合作,設計師表示:「這次設計最重要是將間隔次序做出來。為了勾勒層次,我想到『父母孩子』的家庭結構,希望創造一個空間秩序反映倫常關係,使之長幼有序。」其次,單位上層不時有噪音滋擾,而戶主又難捨地段絕佳的居所,正好藉翻新強化隔音。
庭院森森
原先打開大門,迎面而至是連成一線的廳堂和廚房,開放貫通。現在設計師劃一個L形玄關,鋪陳空間內外層次。簡樸的灰褐色靜謐平和,只利用木材、油漆、亮面與啞面飾板的組合帶出細膩變化。配合藝術牆飾和燈光,以光影線條勾勒立體感。
轉身進入屋內,走廊左右是已成年的兒子們的私人天地。設計師進一步解構單位格局:「本案採用三進式的空間層次配置。第一層是區分內外的入口玄關,之後左右兩面的獨立孩子房是第二層。接着最深層兩側安排書房與主人套房,體現了中式合院的倫理及內外關係。客飯廳及廚房則有如合院中庭,讓家人共處與互動更為自然。」
設計師又指:「經過歲月洗禮,家庭成員個個長大成人。因應不同需要重新出發,尋求全新的空間定位與感覺成為勢在必行的事。設計時首要保留住老屋最珍貴的開闊視野,同時讓每個人找到各自的角落之餘,又不失彼此原有的互動關係。」
於是以灰褐素白為基調的廚房沿用開放式設計,與客廳結合成為一家人的公共活動空間。牆身雖設置大量儲物櫃,但飾以清鏡與亮面白漆,畫面豁然開朗。其中一面更填滿鮮亮活潑的檸檬黃,映照客廳的同色系桌椅及窗外的蒼翠綠葉,一室素雅之中生氣盎然。
審視昔日費心擴闊的窗戶,設計師笑言:「十多年前的規劃直到今天仍適用,所以今次空間翻新後亦完整保存了當年的窗框及空間視野。」遮擋自然景致的工作陽台遷往主人房套廁旁,既符合女戶主已習慣的走動路線,亦重現婆娑樹影。縱使光陰荏苒,氣息清新依舊。
縱橫交錯
至於因為次子出生而失去的獨立書房就重現於梳化後方。
一道霧化玻璃構成半開放的工作間,打破密封空間的局促感之餘,亦讓景觀連綿不斷。由朦朧到通透,從透白到鮮黃,背後的黃色牆櫃與玻璃間隔濃淡得宜,層次豐富。
烤繪於玻璃上的線條是另一特色設計,縱橫編織出時尚的方格紋理,呼應合院建築布局。工作間的霧化玻璃對比電視牆的白色玻璃,同樣的花紋但配搭一虛一實的視覺效果,空間層次更突出。
設計師解釋:「間隔定位、讓空間各就其位及家人各得其所是本案規劃間隔的重點與起始。以坐標位置的經線與緯線為概念,我們利用牆壁創造獨立、半封閉與開放式空間,共構出屬於一家人的歸屬和弦。」
最後一幅經緯圖是主人房的透光床頭牆。根據設計師所講,床鋪和衣帽間的櫃組中留下一點差距,再以中空玻璃製造的薄片燈箱為複式牆,就能營造出如紙張般的透光質感。燈箱上裝設兩盞方塊燈,堆疊光影層次外又可作為夜間閱讀照明之用。為了維持安穩平靜的休息氣氛,房間內不見花巧的裝飾,亦沒有明亮的色彩,一貫的灰褐色調襯以柔美光影,溫和優雅。
撰文︰陳春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遠離繁囂鬧市 建構禪意國度 |
上一篇: | 廚餘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