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4年9月23日

譚淑美 領事訪談

母親住近加沙地帶
以色列領事:天天盼望和平

Sagi Karni,以色列駐港總領事。

樣子俊俏,身形高瘦,但他的雙眼卻彷彿有點憂鬱。

以色列剛「結束」一場戰爭,即國際新聞常說的「以巴衝突」。據報,巴勒斯坦有二千人死亡,絕大部分是平民;而以色列亦有七十人死亡,絕大部分是士兵。所謂「結束」,只是以色列跟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暫時的停火協議,距離真正和平,路還很長。

被派駐到香港工作,卻每天閱報看見戰火消息的Sagi,內心世界是怎樣的?

「當然,我是有點擔心。我的母親住在南邊,非常鄰近加沙地帶。這次,有一枚炮彈,剛巧落在她家的附近,那是我成長的地方。這不是好過的,這不是好過的,這不是好過的。」他重複三次說,他每天都跟母親通電話。

幸而,這個回合,他的家人都平安度過。

根據BBC網頁有關以色列的簡介,此國自從1948年宣布獨立以來,一直被鎖死在跟巴勒斯坦和周邊阿拉伯地區的衝突。換句話說,以色列沐浴在戰火之中,已經超過六十年了。

「經歷幾個回合的戰爭,我們家族亦有不少成員因而去世。」四十七歲的Sagi說:「為了國家獨立,我們付出不少代價。」

但以色列人已習以為常,「其餘時間,我們會品嘗美好的以色列酒、以色列音樂,我們也會上大學、做運動……我們是內心強壯的民族,人民對未來感樂觀,在科技也有很好的發展。」

他道:「我們每年有約一千間新起步運作的公司(start-up)成立,譬如說,ICQ也是以色列的產品,但已出售了給美國。英特爾(Intel)電腦內的CPU,也主要在以色列的公司設計。」他道,「ReWalk這套系統,令半身不遂的人,重新走路,也是以色列的發明。」

「你期望國家以至中東能達致永久和平嗎?」記者問。

「當然,我們每天都抱有這個希望。」他道。

上月停火的以巴衝突,由於有大量巴勒斯坦平民死傷,以色列受到國際輿論譴責。「巴勒斯坦人不是我們的敵人,它是鄰居。而鄰居好,我們自然好。但這些鄰居當中,有不少極端的伊斯蘭組織。像伊斯蘭國,他們殺害不是抱有同樣信念的人;像哈馬斯,一個恐怖組織,他們擁抱自殺式的意識形態,阻礙和平前進。」他說,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針對的不是巴勒斯坦平民,而是歐美社會均認同的恐怖組織哈馬斯︰「他們以民居及民用設施收藏武器,以平民作護盾保障高層人員的會議地點。」

為生命乾杯

他最近在另一個訪問說,「人們喜歡點算死亡人數,以為死得多就有道理。」這是回應外界的批評,指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人數遠較以色列為多。

「這聽起來有點冷血,不是嗎?」記者問。

他不以為然,以二次世界大戰為例,指:「核彈落在廣島和長崎,日本的平民死傷人數,也較英國、美國多。不過,沒有人會指責英美挑起戰端,也不會有人覺得日本是受害者。」他冷靜地說:「點算屍體,不能講盡事件的來龍去脈。」他說,以色列政府要保衞國民,但這不代表他們就是壞人。

「是保衞還是報復呢?」記者問。

「人會報復,但國家不會。」他道。

「以色列怎對看待生命這回事?」

他沉思了兩秒,然後泰然自若道:「當我們乾杯,我們會說for life,生命在猶太文化中,是最可貴的,跟其他國家的人沒兩樣。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家園。」

「希伯來文有句說話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是不是你們的文化精神?它是否惹起所有爭端的種子?」記者問。

「它是《聖經》的一句話,但它已成過去,也不是今天以色列人的精神。」他說。

最近,荷蘭一名在二戰期間救助猶太孩子逃出納粹魔爪的退休律師,因以色列轟炸加沙地帶導致他六名家人喪命,憤而退回以色列政府為嘉許其當年義舉所贈的勳章。在寫給以色列駐荷蘭大使的書信上,他指摘以色列的目的是種族清洗,清洗巴勒斯坦人,侵佔巴勒斯坦土地,是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或譯錫安主義),Sagi怎樣看?

「他明顯是個白癡(idiot),猶太復國主義是什麼?它是猶太人捍衞基本主權,而我們曾經被驅逐在此土地之外,我們很辛苦才取回屬於我們的土地。」

他道:「Zion是耶路撒冷的另一個名字,我們在耶路撒冷有逾三千年歷史,而耶路撒冷在《聖經》中被提到逾二百五十次。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在後來才到耶路撒冷的,難道有人會認為猶太人無權捍衞自己的土地嗎?這正如說中國人無權捍衞自己的土地──但這是種族歧視!」

以色列單方面宣稱耶路撒冷為首都,但巴勒斯坦卻聲稱他們也對耶路撒冷擁有主權。此爭議持續數十年,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語和猶太語中,卻是「和平之城」的意思……

官邸保安嚴

訪問在9月初的一個中午進行,位於半山的雅致住宅。升降機門打開,首先遇到領事館特派的保安員,他身形魁梧,以儀器檢驗記者的隨身物品,以及核對事先登記好的身份證資料。

這是記者訪問眾多駐港領事首次「安檢」,後來記者問Sagi本身有沒有保鑣,他卻有點避忌說:「不回應所有關於保安的問題。」

雖然未開門前,記者要面對相對嚴格的保安程序,但打開門後,Sagi卻反較其他歐洲領事開明,他談笑風生,十分懂得應付傳媒,偶然也會說一兩句俏皮話。

抵達他家的時候,剛巧是中午,他和太太邀請記者一起午膳。簡單輕盈的猶太餐,有Pita Bread(皮塔餅)、白矮瓜、羅馬尼亞沙律、Hummus(鷹嘴豆泥,即將雞心豆磨成豆泥)等,口感相當清新。

他開了一支以色列特產的白酒,品牌是Hermon,招紙有個阿拉丁神燈的圖案。

「9月24日,是猶太新年,像中國人一樣,我們也有『農曆』。由太陽下山開始計,在傍晚,家人濟濟一堂,桌上準備很多傳統菜式,譬如要吃魚頭和魚尾,象徵『有頭有尾』,這方面也跟中國人有點相像。」不過,新年後的第十天就有贖罪日,一天二十四小時之內都要禁食。

Sagi很留意香港政改進展,他來港一年,已拜會香港所有政黨(他說是everybody)。「當然我們會討論政治,我們想了解。」他說。

正如其他國家的領事,他的工作生涯像音樂椅一樣旋轉。Sagi留港三至四年後,必須回國工作兩年。他有兩個女兒,十歲幼女在香港念書,而十八歲長女則身在以色列。

在以色列,女孩子也要服兵役。一般而言,男士要服三年,女士要服一年。

「她們會被編配在什麼崗位?」記者問。

「譬如擔當士兵的教員、駕駛坦克車、情報工作、摺疊降落傘……」他邊想邊道。

摺疊降落傘?這也太搞笑吧?

但,他認真地說:「很關鍵的,當你跳傘時,你要確保它能順利張開!」

最後,請他送讀者一句智慧的希伯來諺語作總結。

「古老的希伯來語中有三個字,意思是,像愛自己一樣去愛你的朋友。直至今天,我們仍常常這樣說。可惜,很多人懂得說,卻不懂得做。」他淡淡地道。

撰文︰譚淑美

攝影︰郭錫榮

[email protected]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