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6日

占飛 忽然文化

無法根除

對人性瞭解愈多愈深,愈難像古人般簡單二分善與惡。也許亞里士多德是對的,人無法避免有嫉妒之心,輕微的嫉妒不是惡;嫉妒藏於心,不見諸言行,亦不算是惡。若然無法控制嫉妒,那就可能帶來惡果,影響不衹及於個人,甚至於社稷、國家。

生於奧匈帝國的英國知名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riedrich Hayek, 1899-1992)反對社會主義和福利主義,認為政府愈少干預市場愈好。他認為,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者都是出於妒忌,民眾妒忌富人財可敵國、無權者妒忌有權有勢者、反智民眾妒忌學富五車的專家。若政府為了減少民眾妒忌而干預市場,大派福利,反而會打擊經濟增長,社會更不平等。可是,海耶克卻沒提出什麼好辦法減少妒忌。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 1921-2002)的《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有一章專論「妒忌問題」(Problem of Envy)。假若嫉妒是人性,所有人都無法避免會嫉妒成功人士、社會精英,這可能會損害社會穩定和秩序,使民眾無法按照「正義原則」選賢與能。

為什麼妒忌的傷害這麼大?羅爾斯認為理由有三:首先,妒忌他人,會使妒忌者不滿現狀,認為自己沒得到應有生活質素;其次,妒忌者一旦仇恨沖昏頭腦,寧可自己受害或損失,也要剝奪被妒忌者的名譽權位和財富,甚至會演變為仇恨政府和社會精英,社會為之撕裂,民眾若找尋代罪羔羊,更容易給野心家利用來奪權;第三,被妒忌者一旦覺得自己成了公敵,遭大眾仇視,或會移民離開、轉移財富,或因心淡而減少回饋和貢獻社會。

既然妒忌無法根除,羅爾斯主張政府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之心,不要任由妒忌滋長,應保持在「可原諒的普遍妒忌」(Excusable general envy)水平──即促使人們發奮向上、破壞性不大的妒忌。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