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14日

譚淑美 訪談錄

克服重重困難

Vivian小時候父母已離異,10歲時,母親帶她到美國生活,她16歲時,母親因病去世,由於未成年,不能獨自留在美國,中學未畢業的她,被迫回流香港,寄居朋友家中。「可以說,我16歲後就自食其力。我經歷過貧窮,不知明天有沒有飯開那種。」她坦白地說。

蕭詠雯一直謹記母親帶她到美國的目的——入讀大學,於是過了19歲、作為成人的她立刻重新去到美國,透過投考當地GED課程作為跳板升學,「什麼人會考過這個試呢?通常坐監的人。」她如此介紹。接下來,她透過GED跳入社區大學,拐個彎後直入長春藤聯盟八大名校之一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

由16歲開始,她靠獎學金及半工讀維持生計。「我做過別人的助理、酒保。」母親病歿不久,父親也因病去世。

Vivian重複道:「媽媽的心願,要我大學畢業,所以我很努力地讀書,不停讀書……當時可謂沒『生活』可言。」

在美國生活時最困難的是哪一段時間呢?

本來豪邁開朗的她頓時沉寂下來,眼泛淚光說:「媽媽走的時候吧。」媽媽必然很愛錫她吧?「相依為命。」她哀傷地說出四個字。媽媽有什麼人生教誨讓她記到現在?「她叫我做人最重要是開心。」

看到她難過的樣子,記者轉個話題,問她當日為何選擇經濟系?

「吃香囉!我不想再捱苦了。」Vivian破涕為笑,打趣說。「我本身都有興趣的。」她坦言讀經濟,一心想入投資銀行界。回流香港,因她覺得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是小時候父母都在身邊,那時他們的家在香港。現時,她在一家投資銀行做「對沖基金sales」。

暑假快將完結,如果公開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對前途感到迷惘,她會給他們什麼意見呢?「不要太容易放棄,世上有很多渠道可去到你想去的目的地。我也是逐步逐步去做的。我的理論:盡力做到做好。例如我在GED讀到最好的成績;在社區大學,同樣讀到最好的成績……」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