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6日

楊裕鍀 訪談錄

香港舞台劇獎終身成就獎得主 黃清霞博士:做到不能做才拜拜

黃清霞博士(Dr. Ooi)今年獲頒發「第 31屆香港舞台劇獎」之終身成就獎。一直追尋並實現戲劇理想的她,六十年代由馬來西亞來香港念書,並獲得獎學金前往英國留學後再回來發展,在大學任教及創辦海豹劇團,倡導成立香港藝術發展局等,堪稱香港藝術和教育界翹楚。

縱使已81歲,她仍然有很多計劃,希望繼續創新,明年還會完成執導第100齣戲劇的壯舉。「千萬不要退休,做到不能做,才講拜拜!」

如果用4個字來形容首次見到黃博士的印象,必然「活潑好動」。訪問當日她拿着獎項,做出各種不同表情,活像一位小朋友,或許這種樂天心態使她心境保持年輕,永遠與「退休」二字劃清界線。

她說:「不要這麼快退休,不准退休。我爸爸60歲時輕微中風,媽媽要他退休,結果他62歲便離世,我很不開心,因為他很活潑,很喜歡做事的人,千萬不要退休。」

不做灰姑娘姐姐

當年父親離世,家中頓失經濟支柱,間接使黃清霞選擇由馬來西亞來港讀書。「爸爸過世後,家裏捉襟見肘,香港大學是鄰近地區中,大學學費最便宜的,我1962年便入讀港大英文系。」

英國文學中有不少莎士比亞等劇作家名著,英文系的戲劇氛圍濃厚,黃清霞說:「我頗幸運,當時很有名及很喜歡戲劇的Prof. Edmund Blunden是我們的教授之一。而且英文系傳統就是戲劇,後來Edmund Blunden離開香港,之後的教授一樣支持我們演戲。」

早在3歲時,沒看過多少戲的黃清霞已對這門藝術產生興趣,還會拿着杯自己演出。為什麼不做幕前而做導演?原來與中學時期經歷有關。

「在馬來西亞時,到中學時才有機會演戲,那時我身形很胖,他們要我飾演《灰姑娘》裏又胖又醜的姐姐,於是我發誓不做演員,要做導演,做導演不用露面,而且做到幾多歲都可以。」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劇場導演?黃清霞認為,世上沒有一本必然的指導手冊,要從生活中多發現靈感。「要看很多戲,要聽很多音樂,要見很多人,還要食得好,瞓得好。」

她當年在港大讀書時,因成績優異獲獎學金留學英國,在當地完成戲劇博士學位,也從中獲取很多寶貴的辦劇和生活體驗。

「我獲得獎學金後,到英國布里斯托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讀戲劇。在教授戲劇這方面,這是間數一數二的好學校,我那時寫博士論文,還經常辦劇。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很喜歡戲劇,他很愛吃東西,我期間學習烹飪,還拿到藍帶烹飪證書。」

容易比困難易記

黃清霞用了3年時間完成博士論文,七十年代初,她返回港大任教戲劇和文學,與黎翠珍教授、Jack Lowcock創立戲劇實驗室和香港首個雙層高的黑盒劇場,當時為建黑盒劇場,成功爭取拆掉牆壁,打通港大3個辦公室的空間。

當年要面對多大困難?「容易的事情比困難的事情更易記,其實,日日都困難,你要得到某些事情,爭取過程又怎會容易!」

爭取培養戲劇表演和訓練地方不容易,在推廣戲劇欣賞方面,黃清霞感謝有黎翠珍教授同行,讓香港更多觀眾接觸戲劇,關鍵在於語文。

那時候看戲劇的是精通英語的小眾,老師、學生、同學等都喜歡看英語劇,「然而,要培養出香港人欣賞戲劇的興趣,就要用廣東話。當時大家英文程度不高,不太習慣看英文戲劇或電視,大部分人都觀看中文電視台。我很幸運,同事黎翠珍教授幫我翻譯英文劇本,變成我可以用中文導戲。」

黎翠珍教授與黃清霞博士同獲頒終身成就獎,表揚她們為香港戲劇界發展的貢獻,她們多次將著名英文劇本翻譯為中文,將戲劇變成廣東話,而且是大家日常對話的用語,貼近大眾生活,使觀眾更容易接受,二人絕對是香港戲劇界先驅。

重塑赤壁瑜亮情

黃清霞滿意地說:「我覺得我們做得不錯,能夠介紹多些西方劇本,即使觀眾不懂英語,也能通過翻譯劇本後,讓大家直接欣賞到出色的西方戲劇,況且,我們又有很多好演員。」

海豹劇團在1978年成立,推動戲劇專業化,黃清霞更執導美國知名劇作家尤金.歐尼爾(Eugene O'Neill, 1888–1953)的名作《長路漫漫入夜深》(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劇團名字也與其中一句台詞有關:「我們做人像海豹一樣,努力表演讓觀眾拍拍手掌。」

黃清霞至今執導並公演完畢的劇作有99齣,當中為海豹劇團執導的有33齣,包括名著改編或原創舞台劇。

她執導的第100齣劇作《鬥智》預計明年3月公演。「我很喜歡看《三國演義》,其故事很長和有很多人物角色,當中我最欣賞的兩個人物,一是周瑜,另一個是諸葛亮。周瑜腦筋很好,很有想法,不過為人小器,總是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比諸葛亮叻。」

就是因為喜愛周瑜和諸葛亮,今次劇作運用獨有舞台技術,配合形體表演演員和布景道具,重塑「瑜亮之爭」。故事圍繞赤壁之戰,但「借箭」橋段仍未決定如何呈現,「借箭不是真實地射箭,仍然在商討可以怎樣表現得更好。」

長達30年大學教學生涯,黃清霞桃李滿門,現職商台首席智囊的陳志雲、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執行委員莊陳有、著名導演兼編劇張婉婷等都是她的學生。

作為一位教育家,她促進不少計劃與組織成立,當年與榮念曾、張秉權等倡導創立香港藝術發展局,九十年代又推動成立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對香港藝術發展貢獻良多。

由六十年代初來港,一直為香港戲劇藝術出力,現在擔任誇啦啦藝術集匯(AFTEC)藝術總監,推動雙語劇場、青年劇場。

只要一講到戲劇,黃清霞便精神奕奕,永不言休,且已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就是飛往西班牙寫劇本。

「我現在很老了,只會做喜歡做的事,我的目標是辦一套關於畢加索的戲劇,最好是公司幫我出機票去西班牙,那裏有風景和美食,可以慢慢寫劇本,籌備一個劇需要很長時間,要搜集和查證很多資料。」

人際網絡易構建

多年來紮根香港,究竟香港有何獨特魅力如此吸引她?

黃博士認為香港有很多優勢,地方很細,可以認識很多人,也能夠構建一個人際網絡。

「辦戲劇要認識很多人,需要一個龐大的人際網絡,例如要找適合的演員,一個電話便找到,真的非常方便!由於地方小,一日可做很多事情,如果你身處倫敦,交通需時,一天做一件事都很困難,加上他們生活節奏很悠閒,不像香港人那麼有效率!」

 

黃清霞(Dr. Ooi)小資料

出生地:馬來西亞

職銜:誇啦啦藝術集匯藝術總監和劇場導演、編劇

學歷:香港大學英文系畢業、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戲劇博士

居港時間:逾60年

榮譽:「第31屆香港舞台劇獎」終身成就獎

 

撰文:楊裕鍀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