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
「OAD歐洲百大餐廳」排行榜剛出爐,丹麥哥本哈根二星名店Alchemist連續3年高踞榜首。事實上,過去不少年輕食友問我:「Alchemist好吃嗎?值得一去嗎?」你可以察覺到年輕食客捕捉潮流甚有觸覺,Noma地位固然穩如泰山,但新一代勢力已崛起,時代更迭速度快。
現在的Alchemist是2.0進化版,在2019年7月重新開幕,餐廳前身為丹麥皇家劇院。在歷時6小時用餐體驗後才恍然大悟,餐廳選址早已暗示了自身定位與路線,並非一般餐廳。一如上海的Ultraviolet,Alchemist提供的也是一場美食感官體驗,然而硬件配套遠超前者,於是美食劇場概念表達得更為完整。儘管菜式技術上離不開分子料理的玩味框架,但創辦人兼大廚Rasmus Munk更想標榜自己做的是「Holistic Cuisine」——全方位料理?在幕後金主大擲1500萬美元投資的鼎力支持下,似乎不無可能。用餐概念由5個部分構成,分別是藝術、戲劇、音樂、感觀刺激和視覺科技,確實可以說是提供全方位感官享受,無一不在顛覆你多年來的既有用餐經驗。
在這裏用餐,眼花繚亂至極——踏入大門,客人即走入一個表演空間,可說結合了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吧!據悉這個部分的主題,每年有兩到三次更換,邀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藝術家操刀設計,先以藝術表演來活化客人感官,那種新奇感確實前所未有。看完表演後,我們進入前廳,在這裏可看到充滿前衞感、科幻氛圍濃厚的實驗室,連帶自己放入口的東西亦疑幻疑真——當然食物是真實的。
美輪美奐
完成前廳部分後,我們被帶上酒窖——見過樓高三層、藏品過萬的酒窖,才敢說自己見過一點世面吧!這時我們來到一道大門前,準備進入餐廳主體,也就是主要用餐區。自動門兩側打開,哇!哇哇!眼前所見讓我們同時發出連串讚嘆,站在那裏不停從各個角度拍照,彷彿忘了來這裏要上座用餐。根本就是一個大劇場,整個圓頂便是我們的穹蒼,透過(不知道多少個)投影機投射出美輪美奐場景。一共有4個場景輪流更替,分別為螢火蟲、櫻花、水母、北極光,而且有3D效果(譬如櫻花落下時,感覺到花兒要落到桌面、地上),漂亮兩個字根本不足以形容。坦白說,假使菜不夠好吃,單單看這個騷,也就值了。每次朋友聽我這麼說,就會直接地問:「那麼,他們的菜式不好吃嗎?」
這是很值得繼續分享和探討課題:Alchemist好吃嗎?就如無數讀者問我:Noma好吃嗎?當你看到一家餐廳格局已不限於餐廳本身,我們對於「好吃」是否須要重新定義?Alchemist的「反對主流方向」、「反對單一為理性中心」、「反二元對立」、「反實用主義」等後現代美食主義,美食功能在於什麼?值得想一想。
撰文:謝嫣薇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12頭鮑魚裹蒸糭 |
上一篇: | 獅子山下小店 街坊精緻粵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