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
正躊躇着明天訂哪家食肆試新菜,突然轉念:三年多沒回內地了,何不走走?於是打電話給有兩地車牌的老友:明天到內地覓食好嗎?
翌日經港珠澳大橋到珠海去。大橋冷冷清清,沒幾輛車在行駛,恐怕平衡營運成本亦不易,要逾千億元投資歸本更是遙遙無期了。
到淇澳島「紅樹林田園海鮮餐廳」吃午飯去。抵埗,第一時間撲向水族缸,這裏時有漁民交來鹹淡水交界水域海鮮,頗有驚喜。挑了魚,跟着去餐廳後園雞場揀雞;挑了隻雞項——廚師用網撈了,就拿到廚房去。
這裏最著名是泥燴雞——用柴燒熱泥頭,然後將用錫紙包着的雞埋45分鐘左右,將其焗熟,再剪成一塊塊,讓客人用手拿着吃。
雞肉比較實,相信是養了逾150日的雞;只是雞種沒啥特別,肉味只是一般;調味用了「鹽焗雞粉」之類,不免有些倉俗味;但此餐廳園林甚佳,我們坐在水榭上晉餐,但見樹影婆娑,燕子剪水,地闊天高,令人心曠神怡;再加上烹調方法特別,所以吃起來還是覺得滋味。下次到來,交帶廚師只用薑葱、粗鹽調味,醃它半小時,然後燴熟就是。
要了半斤沙蝦,此蝦細小,清蒸剝殼而吃,需要點耐性;只是小蝦纖維幼細,所以吃起來嫩滑,鮮味含蓄。古代做雲吞或蝦餃,相信用的是此蝦,而非現在慣見的中蝦。
喜見一條約一斤重的「筍殼」,較一般所見,頭較小,色較淡,據說野生的,用以清蒸,肉嫩且滑,味道清鮮,好魚。
又叫了炒花魚(彈塗魚),魚鮮頗厚,更意外的是調味甚佳——以醬油味為主,更添了頗濃的芫荽香氣,吃得滿足。加上炒番薯葉和啤酒,三人消費不過400餘元人民幣,如此從容半日,真是超值。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