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創校97年的津貼中學民生書院位於名校林立的九龍城區,是少數同時設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的學校,校園面積超過15600方米,禮堂、運動場及游泳池等皆中小學及幼稚園共用,近年不斷發展設施,例如剛擴建蝴蝶園,葉志兆校長明年會將蝴蝶保育融入初中綜合科學科課程。
而新設施有耗時逾10年規劃及興建的新禮堂大樓,樓高6層,頂層為綠化天台,地下有供學生演出的空間及休憩的露天看台,另設配備先進影音燈光的中學部獨立禮堂及體育館等,期望推動學生在表演藝術與體育的發展,培育學生有ABC(Admire, Begin, Care)特質。
「A是Admire,代表享受及欣賞生活,所以我經常帶學生逛博物館。」外表穩重的葉校長,小時候夢想成為巴士司機,喜歡坐在巴士上層第一排右邊位置。「感覺像跟司機一起揸巴士,非常滿足,同時養成外向、喜歡遊歷的個性。」
近兩年,本地博物館和展覽都增加了,作為民生書院第九任校長,葉校長於2020年上任後,多次帶領學生觀展,擴闊眼界。他甚至當導賞員,講解歷史文化、藝術家背景和介紹作品,到過香港藝術館觀看「超現實之外──巴黎龐比度中心藏品展」及巴洛克藝術展覽,又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欣賞「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展等。
「民生書院學生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非常主動學習,而且享受參觀時的樂趣,觀賞後的反思亦有深度。」他舉例,其中一名中四學生看過巴洛克藝術展覽後,大開眼界,對畫作《大衛的勝利》(The Triumph of David)念念不忘,並寫下一段感想:「訪問前對巴洛克風格一無所知,展覽開闊了視野,決定多了解藝術史,走出舒適區,嘗試不同繪畫風格。」
參觀活動聯繫課程
葉校長補充,參觀活動與學校設計的課程有聯繫,譬如近兩年中文科推出「中國文化周」,去年以「茶文化」為主題,舉辦不同活動和專題講座,又到訪茶具文物館等,加深同學對茶道的認識。今年的主題是「武術文化」,邀請了前武術香港代表隊隊長鄭家豪來校分享,並舉辦武術體驗課及專題講座、徵文比賽,帶學生到香港文化博物館觀看「平凡.不平凡——李小龍」展覽,認識李小龍武術的哲學思想;又參觀了「金庸館」,透過展場內的互動展品及經典作品重溫,探索金庸筆下武俠世界。
「B是Begin,希望學生肯學習、願意嘗試新事物,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葉校長指出,學校提供許多機會,發展學生潛能,助他們找尋人生目標,譬如推出STEMLACTIC Week,讓學生扮演大哥哥大姐姐角色,先創作STEM相關的學習攤位,再與小學部學生一起交流分享STEM知識,建立自信。
「這兩年受疫情影響,令中六同學面對公開試時倍感壓力,所以英文及視覺藝術進行跨學科活動,啟發創意,讓中三學生嘗試以電子平台設計明信片,寫上英語鼓勵說話,獲選的優秀作品會被印刷出來,送贈中六學生,為他們試前打氣!」
學校亦持續推動資優教育,推薦資優學生參加不同機構舉辦的資優教育活動和課程,葉校長想到一名中五學生,一年前到香港科技大學參與高階電腦資優課程,表現優異獲教授讚賞。「我們亦明白資優學生在尋求學問過程中,對自己要求高,容易壓力倍增,於是安排一些藝術活動幫助資優生放鬆,學習管理壓力。」
校長分享勵志故事
葉校長最難忘的是一位基層學生,儘管家庭環境一般,可是自小志向遠大,夢想到世界知名大學讀書,發憤考得優異成績,成功申請獎學金,實現夢想。「除了傳統的醫科、商科及工程出路,去年有4位畢業生朝理想進發,入讀中大音樂系。」
「C是Care,期望學生成為關愛者,服務和接觸社區不同人,與社會上不同持份者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環境。」葉校長着重早會的分享,每次細心預備故事或中西諺語來鼓勵學生。
他上任後第一個分享的故事:「有個村莊的青年覺得自己的心是全世界最美、最完整的,但小朋友指着一位老人,說老人的心才最美,青年不服氣,說老人的心那麼殘缺古舊,怎會最美?後來村民才知道,老人不介意自己的心美不美,見到別人的心有缺陷,便割一部分出來,給別人填補。」這個比喻說明,一個人美麗與否,不是看外表,而是看他有沒有真心付出、關愛別人。
作為基督教學校,十分重視服務精神,該校有扶輪少年服務團,去年參與樂餉社活動,收集商舖賣剩的麵包,減少食物浪費和為慈善機構送上食物。「學生反應比想像中好,自動報名參加,最近幫區內長者清潔及粉飾家居。」
雖然上任只是3年,葉校長已與學生建立深厚感情,最觸動是收到畢業生悉心製作的禮物:「其中一個是民生書院學校大門牌坊LEGO,中間是我,兩位學生在身邊,很開心融入民生這個大家庭。」
另外,有學生將小巴路線牌變成紀念品,刻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令他反思:「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路上仍記得初心嗎?教育是細水長流、很多人努力的成果,不是一時三刻就見到自己所付出有收穫,我們只能盡力傳承使命,只要看到畢業生受到正面啟發,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其中一小步。」
課堂教學口訣DEFG
葉校長喜歡閱讀,每期校訊都介紹3本書,訪問時他帶來美國教育家Parker J. Palmer著作The Courage to Teach,並引用其中一句:You teach who you are。他解釋:「你教出來的,就是你自己。即是優質教學來自老師自身,將人生經驗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與學生分享。」
他對課堂要求有一套口訣:DEFG。「D代表Diversity,教學團隊須要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E代表Engagement,學生須有機會參與及投入課堂;F是Facilitation,老師須帶動學生思考,將內容轉化為討論,並引導大家一起探索和尋找答案;G是Growth in Knowledge,了解學生在課堂的知識增長。」
葉校長表示,由於民生書院是資助學校,參加教育局統一派位,但每年也有約八至九成學生來自民生書院小學。地區方面,學生主要來自九龍和新界區,學校每年為中一外來生提供校園導入課程,讓外來新生透過遊戲,建立團隊精神。
談到未來發展,他着重優化初中ICT(資訊及通訊科技)課程,加入與時並進內容。另外,中學部剛有獨立禮堂,希望能結合不同學科與學習經歷,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及文化認知。價值教育是另一個關注點,因為只有正向及健康的價值觀才能讓人全面成長。
民生書院
學校類型:資助、班數:30班
創校年份:1926年、教學語言:英文
校長:葉志兆博士、地區:九龍城區
學生性別:男女、宗教:基督教
教學團隊:65人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重啟交流活動 |
上一篇: | 遲來的巨細胞病毒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