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小時候我很喜歡玩,星期一至五放學都留在學校參加課外活動,不是打波就玩音樂、唱歌,懂得彈凑五六種樂器,每一種都鍾愛。」耀中幼教學院校長袁海球教授(Allan)回想當年,笑得燦爛,他認為年幼的「玩意」對人的學習成長、興趣與性格塑造十分重要,正如今天「遊戲學習」成為幼兒教育大趨勢,不同遊戲和活動能加強小朋友的認知發展,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
他曾花10年針對幼兒教育進行研究,現時積極栽培本地幼教老師,揚言「努力培育TOP Student」。
一般人以為,幼稚園老師只是教小朋友做勞作,陪他們唱歌、跳舞、玩遊戲,應不太難,4年前成為耀中幼教學院校長的袁海球認為,幼教挑戰更大。
「教小朋友,不能靠罵或哄,而要懂得進入孩子的世界!」他將TOP分拆解釋,T代表Teachable:「要成為出色幼稚園教師,首先要謙卑,與小朋友相處溝通,不能夠高高在上,而是放下身段,彎腰認真聆聽和對話,這是基本。」
O代表Open-minded(開放心靈),袁教授想起最近有宗台灣新聞,關於高雄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畢業露營,因為學生清晨太吵,被活動教官叫起床罰跪,令他震驚。「要知道,小朋友比較頑皮,這宗新聞顯然是大人沒從小朋友角度了解事情。幼稚園亦然,小孩認知能力未完善發展,要助孩子建立正確概念和價值觀,更須要開明的態度和同理心。」
P指Patient,袁校長肯定地說,幼師教育孩子,要有無比耐性。「小孩子淘氣、不聽話、發脾氣,經常會發生;大人思想成熟,更應該懂得控制情緒,以忍耐、開放心態去引導孩子。以上都是幼兒教育工作者必備的條件。」
學習空間對外開放
訪問在位於南區田灣的耀中幼教學院進行,袁校長帶記者參觀獨特的遊戲學習空間「耀學園」,戶外戶內設有多個玩樂學習區,以生活環境為主題,譬如診所、超級市場、港鐵車廂、科學實驗室等。他自豪地說:「在香港,暫時未有一處地方像『耀學園』般,開放予社區孩子和家長參與不同活動,同時可直接用作專業師資培訓。」
袁校長是一名教育學者,讀大學時曾在電視台做過幾個月暑期工,負責資料搜集及創作。「畢業後便教書,成為中學老師,我很早決定要從事教育工作,想啟發更多人。」他曾於香港及澳洲多間高等院校任教。
「教學生涯最深刻的,是學生記得我的說話。我在香港大學工作時,某天一位學生找我一起吃飯,忽然問:『記不記得中三選科時,你給我什麼意見?』我未回應,他便笑着答:『是你告訴我,我文(科)又得、理(科)又得』,最後他選了理科,日後成為大學藥劑系教授。」
袁教授由前線教育工作,到從事教學研究,30年來一直為教育界作出貢獻,包括專門研究The Science of Learning(學習的科學),他笑言:「即是研究人如何學習。」
結合中西教育理念
世界各地不斷提升幼教質素,北歐國家尤其重視幼教發展,袁校長認為,香港幼教地位須要進一步提升,他花了10年走訪多間幼稚園,針對幼兒教育進行研究,包括科技及電腦軟件如何幫助幼兒學習。「小朋友年幼時接受的教育,將會影響日後成長,所以,想要塑造出一個怎樣的人,愈小開始培養便愈好,因此幼兒教育好重要,幼教老師的培訓屬首要。」
袁校長表示,耀中教學模式是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與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漸進教育理論相結合,培育出二十一世紀幼兒教育工作者,最近出版的《耀中幼教教學法》一書為中西融合的幼兒教育提供了基礎導論。他還說,下學年起幼教學位課程將加入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教育「蒙學」。
「蒙學指將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教育優勝之處,引入現代幼兒教學當中,例如《三字經》秉承儒家性善說,認為人本性都是善良的,強調培養品德的重要性。《三字經》又涵蓋日常生活,以至數學、天文、地理等不同範疇,讓幼兒掌握周邊生活環境知識。另外透過話劇、參觀活動,以現代創新手法表達當中價值觀。」袁校長透露,5月將舉辦首屆「幼教與中華蒙學國際研討會」,邀請逾30位學者一同探討蒙學在幼教界的發展。
儘管近年本港出生率和學生人數下跌,他表示學校會維持學額數目,而且自他2019年加入耀中幼教學院後,收生數字一直上升。「現時約有400名學生,當中25%為非華語學生,包括來自菲律賓、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未來計劃取錄更多內地或鄰近亞洲地區的學生。」
耀中幼教學院以英語教學,因此收生面試以英文進行:「主要了解申請人為何想成為教師,另外是與學院特色有關的問題。」他想起印象最深刻的學生,是一名三孩之父。「他本身是成功IT專才,很謙虛,和我傾談時表示很想當稱職爸爸,和太太商量後,他決定辭職,全職讀書兩年,了解育兒之道。」
袁校長也遇過不少公開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報名及面試。「有些大學畢業生來自英美名校,對幼教工作充滿熱誠,上網找到學校資料,於是申請報讀,對我們是一種鼓舞和認同。」
訪問尾聲,他分享過去畢業生創作的英語繪本故事書:「兒童故事系列在出版界很重要,英國、德國曾舉行兒童文學書展,我希望給本地學生機會,讓他們修讀英文故事創作課程,獲選的優秀作品及插畫,會製作成書。」
袁教授喜歡閱讀和看電影,初出茅廬當老師時看過一套電影Ordinary People(《普通人》),講述一個中產家庭因意外失去一名兒子後的崩潰故事,對他啟發深遠:「影片中的父母或子女,都是凡夫俗子,總有犯錯時候,亦提醒我,無論老師和學生,也不過凡夫俗子,最重要是包容和接納別人。」他又推薦歷史學家Yuval Noah Harari的著作《21世紀的21堂課》,皆因當中課題會令人反思。
袁海球(Allan)小檔案
出生地點:香港
學歷:澳洲樂卓博大學哲學博士及高級電腦科學研究文憑、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文憑、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及文學碩士(教育)
興趣:閱讀、音樂、打網球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維港絕色 意法饌頌 |
上一篇: | 梨狀肌深入屁股好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