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
不經不覺回港3個多星期,曾多次在家請客,大部分家常便飯,亦多次光顧餐館,總之每日多姿多采。
首先,分享一些開心事。這幾星期做得最多的是牛油蛋糕,每兩三日做一次,一次焗兩個長方形蛋糕,一個與朋友趁熱品嘗,另一個讓朋友帶回家。
為什麼瘋狂地製作牛油蛋糕?說來話長。40年前,一家準備移民澳洲,大師公哥哥安排他到半山堅道新藍塘麵包店(已結業)學做麵包及蛋糕,好讓我們到達彼邦時,可吃到一些香港味道。當年移居後,大師公久不久便會焗製牛油蛋糕,但非長條形,而是蛋糕仔,烤焗時間較短,亦吃得較方便。12年前,曾在本欄分享大師公的牛油蛋糕食譜,可是近年他已非常少做。
我很喜歡吃牛油蛋糕,10多年前每逢與家姐打麻將,必先去美心買一整條牛油蛋糕作下午茶,直至他們改食譜,便沒有再購買了。
3月初,在新加坡跟女兒Jenny說,很喜歡吃長條形牛油蛋糕,因長條中間部位特別香和濕潤,可惜大師公已提不起興趣焗製。個人較喜歡做餸,對做蛋糕沒天份,可能與年輕時少吃甜品有關。Jenny懂做蛋糕及麵包,於是她買齊食材與我工人姐姐Ging一起製作。焗製長條牛油蛋糕比起小蛋糕較有挑戰性,視乎每個焗爐火力,必須試做幾次,才能拿捏時間,因最中間部位有機會未完全焗熟。
第一個試驗品不錯,女兒說現今很多人覺得牛油蛋糕太重身,因而出現不少改良版本,如將蛋白與蛋黃分開,先將蛋黃、牛油、砂糖和麵粉打好,把蛋白快速打至輕身,再將蛋黃與蛋白攪勻,做出來的蛋糕較輕身,很好吃。其實這種蛋糕配方非常簡單,同等份量牛油、麵粉、雞蛋與白砂糖,加入少許花奶便可。最近我將砂糖份量減了一成,成品較為輕甜,食得更加健康。
回港後,繼續請外傭姐姐每隔兩三日便做一次,因我家焗爐火力與Jenny的不一樣,這個舊焗爐烤焗時間比起女兒家的,必須用多4分鐘。
想食物好吃及吃得安心,食材品質非常重要。在新加坡,我用上日本雞蛋和有少許鹽份的法國牛油。這幾星期,在香港改用湖北走地雞蛋及法國牛油,味道原始,無添加劑。
我奉行「民以食為天」,每日放進口的食物,盡量希望好質素,原來卻多麼困難!在家中煮餸,我從不偷懶,盡可能找來安心食材,沒有味精和雞粉,用心烹調,不走捷徑。
不停「中招」
對於出外吃飯,感到無形壓力,可隨意光顧的中餐廳很少,因年紀大了,對味精、雞粉反應愈來愈厲害,吃後不單心跳加速,面部肌肉跳個不停,還有頭痛。只有少數食店,如大班樓、富臨飯店、永中餐廳、文華廳等,是我吃得安心及舒服的。文華廳兩位大廚在怡東酒店還未拆時,他們主理的中餐廳怡東軒食物,便真材實料,沒有假味道。
最近去了幾間聞名的中餐館,卻令我不停地「中招」。兩星期前,朋友安排下,一起坐車到澳門吃私房菜,可惜這是吃得很辛苦的一餐。五六年前,曾跟朋友到這間澳門享負盛名的私房菜吃飯,師傅非常有功架,以傳統粵菜聞名,只是味精用得太重手。老友說,跟私房菜師傅非常熟稔,會要求不添加味精和雞粉。當晚懷着興奮心情品嘗菜式,開飯前主廚還特意出來說,這晚菜式不會添加味精,他還語重心長說,其實味精可令味道平衡,而這餐是他第二次不落味精。結果當晚然雖欣賞到他的刀功及鑊氣,但菜式味道卻極為走樣,任何中廚懂做的咕嚕肉,只有鹹味。莫非師傅沒有味精,便不懂醃肉、烹調?其實有些菜式還是落了「師傅」(假味道)呢。
味精真的好厲害,可化腐朽為神奇。原來這位名廚不懂醃肉,一直只使用味精添味,胡混過關。
另外,在中環一間米芝蓮三星中餐廳吃晚飯,廚師又是味精擁躉,雖沒澳門私房菜落得重手,身體反應告訴我,不宜再吃下去,於是放下筷子。回家後,還要吃吞拿魚三文治充飢呢。
其實想做得好味及吃得安全有何難?為什麼不花點時間思考怎樣調味和烹調?是中廚一個陋習,一個不容忽視問題。這間米芝蓮三星中餐廳廚師是否值得三星?他的廚藝比只有一星或無星的廚師,真的更好嗎?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車仔吞雙蛋 林伯仲未服 |
上一篇: | 日本過江龍 香脆薄串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