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3日

黃天祐醫生 天祐醫言

別小看蟎蟲

近期有數位持續發燒的病人求診。他們的症狀除了發燒,還包括不同程度頭痛和肌肉痛;同時身上也發現一些紅疹。在處理發燒原因不明的病人時,問診要特別小心,尤其留意患者是否曾參與在有茂密植物地區的戶外活動,如遠足或掃墓等,因為病人很可能患上了叢林斑疹傷寒。這是由一種叫蟎的細小昆蟲叮咬人類而引起之疾病。這種昆蟲病媒體積非常小,只有一兩毫米,肉眼難以察覺,主要吸食在叢林地區的野生動物體液。病原體為立克次體,屬於細菌類,但生態上卻與病毒相似,流行地區包括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香港每年約有10至20多宗病例。

這種病有一個較罕見特徵,就是受感染的蟎叮咬處會出現一種呈黑色叫焦痂的皮膚表徵。大概一半病人會有這種焦痂,有0.5至2厘米直徑大小。蟎往往躲藏在身上很隱蔽的地方,例如在腋窩下、股溝、陰囊底部或女性乳房下等,醫生必要時須脫去病人衣服仔細檢查。

叢林斑疹傷寒一般持續兩三周,情況嚴重的,會引發肺炎及中央神經系統併發症。過往有些病人因為延誤求診,X光下兩邊肺全白,要留在深切治療部進行醫治。如能及早治理,給予合適抗生素,患者通常在48小時內退燒。醫學文獻中也曾記載有一些患者熱度持續,因而須要驗血,進行二血清測試去診斷此病。不過,要注意的是,我們常用的青霉素或頭孢類抗生素對此病沒有療效。因此,醫生若處方這兩類藥物而發燒持續,就更要提高對這種傳染病的警覺了。

在預防方面,郊遊時應避免穿過草叢或接觸路旁長草;在外露皮膚及衣服上塗上有避蚊胺DEET成份的昆蟲驅避劑,和不要接觸野生或流浪動物。

由於此病潛伏期可達7至10日,曾行經草叢的人士,更應主動告訴醫生,配合適當化驗,務求早日作出恰當診斷。

發燒奇案系列之二

作者為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

 

[信健康] 被蟎蟲感染須知,專科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