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8日

何家銘醫生和年輕醫生們 家庭醫學

疫情下 家庭醫學年輕醫生如是說

香港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至今,已造成超過120萬人感染,逾9000人死亡。

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對本港的醫療體系造成無比的衝擊。社區感染個案飆升,安老院舍疫情爆發,令大眾市民對基層醫療服務的需求急增。大量市民因確診湧到私家診所及急症室求診,令醫院隔離病房及社區隔離設施不勝負荷,以致確診病人在急症室長時間滯留,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家庭醫生是社會大眾與醫療系統的第一個接觸點,在疫情中實在是責無旁貸,在前線為市民服務。家庭醫生培訓包括「醫院為本」訓練,需要在醫院不同的專科輪轉,學習各專科的知識;另外是「社區為本」訓練,需要在社區診所接受診症訓練,服務社會大眾。一眾家庭醫學培訓的年輕醫生在疫情下仍繼續為大眾服務接受訓練,在不同崗位上體現家庭醫學的精神。

在社區診所服務的年輕醫生

「疫情嚴峻令許多市民害怕到診所求醫,這亦令每次到診所的求診者累積不少問題向醫生查詢。作為家庭醫生便要善用有限的診症時間為病者分辨症狀優次,適時處理緊要病情。」焦芳芳醫生說。

「慢性疾病如血壓高、糖尿病等都是新冠肺炎的高危因素。因為害怕疫情,有些慢性疾病患者不敢回診所定期覆診,就算藥物耗盡也不處理。這令很多病者的慢病控制變差,並增加併發症如心臟病、中風等風險。慢病患者着實要定時覆診,跟醫囑服藥,千萬不要因預防新冠肺炎而忽略慢病管理。」吳嘉穎醫生說。

麥善容醫生分享了一個病人的故事︰「陳伯因在家跌倒坐着輪椅到診所求診。問診時才發現陳伯其實已經在家跌倒有一個月了。他因跌倒而頭部受創,出現持續頭痛及影響步行。但因疫情嚴峻,卻不立刻到公家急症室求診。只是最近疫情稍緩,才到普通科門診求醫。因陳伯頭部受創而影響步行,便建議為他轉介急症室作電腦掃描以排除腦內出血。但他因懼怕急症室是新冠肺炎高風險地方而拒絕前往。」

最後,麥醫生只好為陳伯安排私家電腦掃描檢查,卻發現他因頭部受傷而出現「硬腦膜下血腫」,最後還是要轉介急症室作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要適時就醫

麥醫生認為︰「新冠疫情令很多病者諱疾忌醫,生怕出外就醫會增加患新冠肺炎風險,就算身體有任何不適,也只會在家忍耐。這會增加病者罹患其他嚴重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大家切記若身體有不適便應適時就醫,以免延誤診治,這還能減輕醫療系統負擔。」

「抗疫持久,社會大眾除了因有機會染病而出現身體不適外,還有機會出現心理壓力,甚至影響情緒。」陳曉忻醫生分享道。「新冠肺炎患者固然會出現身心不適,他們的照顧者亦承受莫大的壓力。一方面,照顧者要關顧患者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作為密切接觸者的照顧者亦會怕自己及其他未染疫的家人受感染,時刻留意個人及家居衞生。遇過一位求診者因照顧者壓力出現嚴重抑鬱症症狀,並有輕生念頭而需要轉介急症室。家庭醫生在疫境下更要着重全人醫療,關顧病者及照顧者的身心。」姚至翺醫生提到:「在診症室內,家庭醫生要掌握最新的疫情資訊及醫學知識,才能為病者提供最新的預防治療,如新冠肺炎疫苗資訊、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資訊、居家抗疫資訊等等。家庭醫生在公眾教育的角色實在不可缺少。」

在指定診所服務的年輕醫生

楊珮詩醫生及羅澤銳醫生說:「在指定診所工作,更能體現家庭醫生照顧一家人的角色。因為變種新冠病毒傳染性高,大多新冠患者也是一家大細到診所求診。家庭醫生便要了解家中各人的情況,提供不同的建議,如要否為高風險長者處方口服抗病毒藥、打了不同新冠肺炎疫苗針數的往後處理、不同確診日子家人的病假安排等等。另外,家庭醫生也要為病者提供全人醫療,不僅照顧病者的生理不適,還要安撫病者及照顧者的情緒。若病者因染疫而有經濟困難,還要安排社工跟進。當然,家庭醫生亦要為醫療系統把關,協調基層醫療及第二、第三層醫療。在指定診所為輕症患者診治,為重症患者作急症轉介,令醫療系統更有效率。」

在醫院專科服務的年輕醫生

在急症室培訓的陳冠雄醫生分享道:「急症室工作量在疫情中是龐大的。因病房隔離設施飽和,急症室聚集了大量等待入院的確診者。大家仍會堅守崗位,為病者服務。」甄多嘉醫生說︰「家庭醫生着重病者的求診原因、想法、擔心及期望(Reason, Idea, Concern, Expectation: RICE)。家庭醫生的診症技巧在繁忙的急症室更為重要,要了解求診者的RICE才能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治療及安排。」

「疫情下,在內科病房主要接收重症病者,從而家庭醫生更能了解如何分辨及處理重症病人。」在內科病房培訓的余洛鈞醫生說。

分別在兒科培訓的林曉晴醫生及在婦產科培訓的黃心妍醫生異口同聲地說:「病人教育在疫情下尤為重要,這亦是我們家庭醫生的角色。」林醫生分享了在兒科病房教育家長怎樣才是發燒及小孩發燒的處理。而黃醫生分享了在婦產科如何鼓勵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及為她們解答各樣對疫苗的誤解。

家庭醫生守在醫療系統最前線,除了在普通科門診、指定診所及醫院各專科的家庭醫生,當然少不得在社區服務的私家家庭醫生。在疫情下,家庭醫生必定會在不同崗位發揮專業,令社會更致全康。

www.hkcfp.org.hk

撰文:何家銘醫生和年輕醫生們_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信健康] 疫情下家庭醫生發揮專業,支援訊息多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