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1日
月前,我接下了一宗難度很高的微創手術,病人肚子裏長了個約20厘米的腫瘤,差不多一個「沙田柚」那樣大,基於身體的特殊狀況,結果我們選擇了微創方式進行。
這類手術有何難?第一,要「供養」這腫瘤,必須要一些大血管,為它提供養份,這些血管,通常又粗又大,血管壁卻很薄,稍有不慎弄破這些血管,立時血如泉湧。第二,這樣大的腫瘤,通常兩三公斤重,只用兩三支又長又幼的手術儀器托着它,是挺累的。第三,這樣小心翼翼地切除大腫瘤,沒有捷徑,一步一步地前行,動輒用上五六個小時,醫生要這樣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其實也是一個體能和耐力的考驗。
記得那手術,真的是挑戰着我能力的極限,而且不容有失。很難忘手術進行了一半左右,開始對付它的主動脈、主靜脈,這是最關鍵時刻,最需要穩定的手、冷靜的心。然而就在這一刻,左腳竟然不由自主的,不停顫抖起來!
立刻停下來,心想,自己心情雖有一點緊張,但不至於害怕顫抖啊?換個姿勢,顫抖似乎停止了。重新再繼續手術,哎喲,左腳又再抖動起來。
這下我明白了,原來同一姿勢維持太久,肌肉過勞了。這是我從未試過的事,那一刻的感覺,是自己的大腿肌肉,太虛弱而支持不了我沉重的身軀。
想起太太常常嘮叨,說留意到我大腿、上臂和背肌近年有點萎縮了,這是中年的肌肉流失現象(sarcopenia),旁人也許不覺,但原來枕邊人早已敏銳地留意到了。這一下,本來已經震騰騰的高難度手術,把我的身體弱點顯露無遺。
再找不到躲懶的藉口了,如仍不好好建立有規律的運動習慣,恐怕不久,肌肉真的流失到「手無揸刀之力」了。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