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3月16日

李婉嫺 知性匯

幸福和快樂是結局?

最近看了紀錄片The Tinder Swindler,講述一名以色列騙子在交友程式Tinder冒充富商兒子Simon Leviev,營造億萬富翁的生活方式,然後向Tinder的約會對象下手,懷疑詐騙金額高達1000萬美元。跟一般的網上情緣騙案不同,Simon是有跟受害人見面的。片中找來3位受害人現身說法,講述他如何以浪漫及豪華的約會與她們建立關係。當受害人以為自己活在現實中的童話故事時,最後負上一身債務,他卻逃之夭夭,用騙來的金錢引誘下一個目標。這名騙子在2019年被捕,他被判處15個月監禁,但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5個月後獲釋。

對於3位受害人,有些人抱着同情的態度,甚至為她們籌款渡過難關;有的則認為她們盲目追求「真愛」未免太天真。我倒想起以前聽過的「白馬王子綜合症」,意思是受着童話故事「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所影響,對情愛抱有極度浪漫化想法,會以為世上總有那麼一個完美的人,會完全切合自己對伴侶訂下的所有條件,會於危難之中拯救自己,會令自己人生得以完整。騙徒善於利用這種情感,看準受害人對幸福關係的渴求,加上精心設計的騙局,令他們不再聽從理性邏輯,傾向跟隨內心和情緒行事,從而墮入圈套。

網上情緣騙案變得愈來愈普遍,在香港亦屢有發生。警方去年接獲近2萬宗騙案,按年上升23%,其中網戀投資騙案較前年增加2.5倍,損失金額高達3.6億港元。從最近的報道可見,騙徒除了要求金錢上的幫助外,最新的行騙手法是推薦投資產品,誘騙墮入情網的受害人作出投資。其實,即使交友程式依照數據找到與人匹配的對象,或多或少也會存在數據以外的差異,例如個人偏好、個性或價值觀,程式算法亦不會知道背後會否有不懷好意的動機;假如對方的條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又或提出令人遲疑的要求,相信自己的直覺,保護自己。

作者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

www.famplan.org.hk/sexedu

 

[信健康] 網上情緣保持警覺,兩性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