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
朋友說,怕《龍與雀斑公主》看不懂,事關它開宗明義用上「元宇宙」概念。
日本動畫──你不能叫它卡通不夠莊重,都幾濕滯。有否發覺?宮崎駿之後,近年你陪小朋友睇的日本動畫漸少,荷里活卡通就愈來愈多。DreamWorks和Pixar老少咸宜征服世界,日本動畫則不是太淺就太深。《龍與雀斑公主》票房60億日圓,但在海外有待觀察。
元宇宙(Metaverse)畢竟還是虛擬網絡。片中又創造一個U,說U可以重來,現實不可以重來云云,令事情複雜。為啥不直接叫虛擬世界呢?因為神話亦算虛擬呀;至於網絡,你send一封email也通過網絡,但未算進入元宇宙。從Facebook改名Meta可知,我們隱藏個人資料,通過P圖變面,key出不同背景,以另一身份生活於社交平台,同時,幾十億人類這樣生活,產生互動關係,構成二次元宇宙。Facebook本星期起取消臉部辨識,正為此開路,2021被稱為元宇宙元年。
至此,尚不難明白,問題是,元宇宙其實並未成熟,多少帶點概念股之嫌,要通過動畫表達益發抽象,所以《龍與雀斑公主》某些講電腦的情節靠比喻,無知婦孺遂奇怪:究竟科學抑或幻想?我答:「科幻吧。」兩者兼而有之。明乎此,才看得下去。
對,Hi Tec以人為本,可惜本人追不上。一邊奢言玩轉身份another world,一邊實名登記安心出行都未搞得掂,誰來幫幫上世代?
另一讓朋友猶豫,關導演細田守事。細田守(1967-)的《未來的未來》(2018)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乃吉卜力工作室以外唯一獲提名。簡單講,細田守是宮崎駿之後第一人。弊也弊在,宮崎駿太成功,香港人崇拜偶像,對於脫離宮崎駿的細田守心存芥蒂,去睇細田守便等於背叛了偶像似的。細田守曾任職吉卜力工作室,早年嘔心瀝血之作《哈爾移動城堡》(2004)要掛上宮崎駿名號公映,恩怨難明。而宮崎駿老矣,現年八十,難道我們永遠不接受另起爐灶、江山代有人才出嗎?
不過,細田守的確不及師父……
我懷着這樣心情進場。
別被元宇宙嚇怕,大橋竟是集體回憶《我係小忌廉》(翡翠台1985年播)──小女生暗戀青梅竹馬的朋友,對方狂迷女歌星,卻不知女歌星恰恰小女生的分身,愛情錯摸……《龍與雀斑公主》老實不客氣照搬,只是由純荒誕不經進化到有依據。
小女生唱歌欠信心,進入元宇宙即繞樑三日,大開演唱會。會心微笑,我們何嘗不一上網就脫胎換骨?社交平台猶如化妝舞會。小女生臉上的雀斑,在U變成型格紋身。小女生名叫鈴,網名Belle(兼向電話發明者貝爾致敬),等同翻譯,都屬互聯網風俗,一方面隱藏身份,一方面有跡可尋。
演唱會遭惡龍闖入,網絡警察執法緝拿,Belle卻認為另有隱衷,尋訪惡龍過程又似《美女與野獸》,城堡的小精靈更與1991年迪士尼卡通如出一轍!
何止《我係小忌廉》和《美女與野獸》,本片還包含做紅娘、走出喪親傷痛、借網絡警察諷刺極權統治、自我肯定、家庭暴力等條條主線,此正正我認為細田守不及宮崎駿的地方。你看宮崎駿每套作品,滿載天真,《龍貓》哪須解釋?煤炭屎鬼與龍貓有何關係?留給觀眾想像空間好了。細田守太貪心、太計算,想把所有商業感人元素塞進去,到頭來樣樣沾着些邊,觸動不到靈魂深處。百二分鐘走馬看花滾水淥腳,偏缺少了閒逸和餘韻。
例如它讚頌鈴敢於U以真身示人,又補一句註腳「活出另一個你改變現實」,就顯得滑頭了。
千頭萬緒,結局唯訴諸歌聲大愛戰勝一切,相當膠,已不能用犯不犯駁去衡量。但的確,《龍與雀斑公主》音樂靚絕,令我興起想買原聲唱片的衝動,齋聽。
並非說畫面不好,細田守筆下實景超越宮崎駿,但同樣地,宮崎駿畫的是意境,細田守一味雕琢。在表現元宇宙上,細田守用大量電腦合成技術,倒耳目一新。我卻不禁想,將來回顧,會為今天對「嶄新」科技煞有介事而失笑,根本,所謂反思虛擬,遠自《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1982),爭足幾十年。有朝一日我們陷身其中而不察,如魚在水中而相忘於江湖,才真正得人驚。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唐三藏與姚興三藏的認識 |
上一篇: | 大選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