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0月22日

何立言醫生 泌尿淺談

小便再培訓

「尿頻」可算是泌尿科醫生最常處理的問題之一,曾經在本欄提過各種成因,今天想談談尿頻患者的「心理質素」。

「急尿」這東西是很有趣的,大有「唔講唔覺,講咗就好覺」的成份。有沒有發覺,在機場、長途車站、戲院等等,都會聽到有家長提醒小朋友「屙晒尿未」?

又有沒有留意,晚上睡覺前總要小便,否則總是「囉囉攣」,總要屙清才能放心入睡?(當然,累極而倒頭大睡者不算。)

這本來都是好習慣,因為若不在方便的時候清空膀胱,將來沒有機會上廁所而急尿的話,就很麻煩了。

但是,久而久之,這些習慣卻可以令我們對膀胱的感覺變得過度靈敏,小小尿意就會「唔去唔舒服」,習慣性地頻密小便。

我曾經有位約80歲的病人,「尿頻」了多年,就是女兒開車由家到診所的那短短半小時的車程,她也不停的嚷着很急,很想小便。然而,平日在家可以四五個小時,打十多圈麻雀也不用離凳上廁所。細問之下,原來婆婆就是「怕」:怕失禁、怕沒有廁所、怕尷尬,膀胱容量雖很正常,但心理上,容忍不了極少量的尿,總是要排清才稍稍放心一些。

面對尿頻,醫生當然要替病人排除一些真正疾病如尿道炎、結石腫瘤、膀胱過度活躍症等,因為有小部分病人真有隱疾。若然全都排除了,病人這種「習慣性尿頻」,藥物的治療效果不會很大,因為心病還需心藥醫嘛。

要重建一個健康的小便習慣,必須有恒心,慢慢的把膀胱「重新再培訓」(bladder retraining)。網上也有很多相關教材,以下強調一些重點:1.有尿意,不要立刻去小便,找些事情轉移集中力,先是5分鐘,然後10分鐘,慢慢遞增;2.若真的忍不了,要上廁所,也不要跑去,應等一等,然後慢慢走去;3.尿急的時候,做一會兒提肛運動,會有助「忍尿」;最終目標,希望數個月後,每次小便的尿量有250至300毫升以上。

作者為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建立健康小便習慣,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