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4月23日

鐵拐李 體東體西

借夢想之名

雖說騙徒手法層出不窮,但「扮公安」手法在港已經持續發生多年,不解為何仍然有人甘願跌落圈套,更駭人聽聞是居然有90歲阿婆被騙去2.5億港元!查實,職業球壇同樣不乏騙子搵食,當中冒牌經理人更是驅之不絕,有些球員被呃錢事小,可憐小球員被騙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後,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過去4、5年,我常收到球員致電,知道有人偽用我的名字行騙,事件已交警方處理,目前仍未破案。」前瑞士國腳迪根効力過巴素利,退役後成為職業經理人,坦言現時騙徒與球員素未謀面,也能借球員想轉會心態騙財,根本難以破案。

真假經理人

早在2013年,《世界足球》雜誌就派出記者文拿利調查假經理人事件,8年過去,情況依然沒有改善跡象。最近個案是一個叫「莫科」的騙子,假裝安排球員到曼聯、卡迪夫城等球會試腳,從中收取轉介費用,由580鎊至680鎊不等,當然球員成功過數後一直等到天荒地老都不會有回音。

另一個案是叫「拉奧拿」,為一支名不經傳的烏克蘭球會揀人,每人需要繳付500美元,同樣地,球員交錢後是不會獲得回覆,而且這個「拉奧拿」根本不是保羅普巴的經理人。由此可見,社交媒體興起,過數愈趨方便,行騙愈來愈易,而且數目不大,球員心想不過是「手續費」,也就疏於防範。

自從2015年起,國際足協已停止向經理人授權,意味着任何人聲稱自己是手執FIFA牌照的經理人,也肯定是非常嫌疑犯。這些假代理不僅是騙錢,最衰是騙夢,國際職業足球員協會傳訊總監雷蒙透露,一名斯洛伐克老千高斯四出行騙,受害者涉及8個國家之多。

「一開始,他只會要求你付100歐羅,然後說要加碼200歐羅,又說300歐羅,人性是你付出了少少錢,害怕不再付就一無所有,一般人都會繼續付錢。」雷蒙承認大部分個案是較年輕的小球員,而且多數只靠Instagram與老千溝通,根本難以追蹤。

老千利用人類的貪念是普遍手法,而假借夢想之名呃呃氹氹,則是最下三流的手法。高斯雖已兩度被告上法庭,但目前尚未被法律制裁,甚至在2019年被斯洛伐克足總點名批評後,仍能繼續四出尋找下一個受害者,令人汗顏。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