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陳榮邦最初入海洋公園工作,主要負責照顧海洋生物,更做過潛水員餵魚。
在偌大的海洋生物玻璃缸內,他徒手拿着魚肉塊,這時逾10條大小不同的鯊魚、魔鬼魚等向他襲來。「第一次落場,鯊魚在我頭頂經過,都真係有點驚嚇!」
他後來才知,人工飼養的鯊魚其實很乖巧,「因牠們知道我們是來餵牠們吃東西的,所以無意攻擊我們。」最危險的反而是看起來最遲鈍的海龜,「他們很頑皮,若你不餵牠,牠會咬你的!我試過被牠咬大髀。牠們的牙不尖,但好鬼痛,像妹仔畀老爺搣手臂咁痛。」他苦着臉道:「但因我們餵魚時,有很多遊客在觀看,所以牠咬我,我也不能做反應!」魔鬼魚都有毒?「是,牠的毒在尾部,所以我們有『剪翅』計劃。哈哈!」
急凍魚腥到嘔
照顧鯊魚前的步驟,準備食物,也是他負責。
「把急凍魚解凍後,我把牠們斬成大中小件,血水這時不停溢出,那陣腥味,真是腥到嘔──我真係嘔咗出來!」他猶有餘悸道。
另一種他有研究的海洋生物是海馬,「牠已成為受保護動物,而香港最多海馬的地方是大美督的龍尾灘,因建屋工程不斷進行,有些專家就建議不如把海馬搬到別處。」他帶點無奈地道:「事實上,當海洋生物離開熟悉的自然環境,一般都很難生存。我有很多海洋公園的舊同事在漁護署工作,我有跟他們講過吓,不如把我繁殖到的健康海馬放回野外。我們仍在商討此事。」
他耐心地解釋說:「海馬生產很易,且是由爸爸負責生育的,媽媽把卵放在爸爸的肚子──有個袋,然後就由爸爸生育了。生育雖易,湊大BB卻很困難,因在野外,這些BB往往未成型已被吃掉。」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