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相傳古代有神農氏以水晶肚嘗百草習醫術,今天則有陳榮邦(Nikky)以10隻手指摸水母驗毒力。
他是一個水母專家,曾在海洋公園工作10多年,由最低級的海洋生物玻璃缸清潔工做起,到2006年水母館開幕前幫忙設計水母缸,後來全權打理水母館,擔任館長。為了解不同水母的毒性,陳榮邦經常親手觸摸水母,有一次接觸到一隻毒性以十級計估計為七級的花帽水母,他由上身開始麻痹,但他忍着不適完成工作,直至全身麻痹才去醫院治療……現時他已離職,自立門戶從事水母教育、繁殖等工作,4年前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深圳華僑城歡樂海岸開拓水母繁殖基地,他都有份參與。
「我的強項是繁殖……水母。」陳榮邦笑一笑道。
他現時的水母基地,設在大埔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之內。該校有兩個合共近2000呎的課室放置了近10缸水母,還有用來孵化牠們的設備。
現場最毒的是大西洋海刺水母,本來他想表演拿起來試試,但記者擔心他會中毒,不能完成餘下訪問,他才轉拿一隻體型較大的海月水母——「連小朋友都可以拿的」水母來拍照,「牠都有毒,但劑量少到不能傷害我們。」
他表示,全世界最毒其中一種水母叫做盒水母,「觸鬚布滿刺細胞,若人掂到的話,毒液會穿過皮膚流入血管,走到心臟去。若你不能負荷,嚴重可致死亡。」
「而我們正在養的大西洋海刺水母,毒液未足以令人死亡,但都會幾痛的。」他神情輕鬆地說。
為追夢收入大減
他形容,被水母「炸傷」的感覺像灼傷。「盒水母在澳洲最多,我偶然看新聞都會見到當地有人被牠們『炸親』,牠們的體積很小,只有手指尾的指甲那麼小。」他指一指手指尾說:「因此,我們不能從水母的大小、外形去衡量牠的毒性有多強。」也不要以為水母色彩鮮艷,他指絕大部分水母都是透明的,只因在燈光下才呈現迷幻的螢光色彩。
還記得在爆發沙士那年──2003年,他加入海洋公園。他中學畢業之後曾當售貨員,但覺得毫無趣味可言,有日見到海洋公園水族員的招聘廣告,「這是我的夢想,雖然我原本的薪水有1萬元,而當水族員只有6000多元,但這是我的志趣,所以就決定做了。」
面試時考官問過他一些若魚類生病如何照顧的問題,他都答得頭頭是道,於是他獲聘了。
他自年幼已經很喜歡海洋生物,常常在溪流間捉些小動物,把牠們放進父親珍而重之的魚缸內,被父親破口大罵幾次之後,他就決定弄一個自己的魚缸,「雪櫃壞了,我就把放蔬菜的膠箱取來做魚缸。」
在海洋公園工作約3年後,公園準備迎來水母館,他被委派負責養水母。對此毫無認知的他,一度跟同事在公園附近的海域活捉水母回館去,弄死了不少這種脆弱的史前生物。他也被園方派駐大阪某水族館學習水母飼養方法,課程只有兩個星期,已足以令他大開眼界。
被螫傷處理方法
為了解牠們的毒性,幾乎每隻新品種運來,陳榮邦都像神農氏般試毒,「最嚴重是有次摸花帽水母,先是右手麻痹,後來上身麻痹,心跳加速跳到卜卜聲!」由於他仍有工作在身,所以忍痛完成才去醫院。他沒有打999,而原因都很合理:「若有救護車來,肯定嚇親啲遊客﹗」同事駕車把他送去醫院前,他已經全身被毒至麻痹了。
最強毒性的盒水母,海洋公園都展出過,但他知道可致命,所以不敢觸摸。
「其實去到醫院好搞笑,因醫生都不知畀什麼藥我吃。」他笑着憶述:「我話唔使啦,你畀張床我休息就可以。」他手舞足蹈地說,若被水母螫傷,千萬不要作太大動作如跑去急救站,因這只會令毒液在身體的運行加快。「坊間有說用醋淋在傷口有幫助,但我試過,卻沒什麼作用。另一說法是用尿塗在傷口,但相信都是無效的──」
他試過嗎?他仰後大笑:「才沒試過呢!」他以自身經驗道,把海水淋在傷口,反而有點紓緩作用,「因表面灼傷,所以淋一些清涼的東西,就以為有紓緩作用囉!但其實都係冇用的,因毒液已走進你的身體!」
繁殖不當變畸型
水母館的水缸系統,由他設計,「主要是水流,如何令水流不停運行。因水母本身不懂游水,牠們只是隨水漂浮。」他耐心地說,那是一個名為全旋水流的系統,毋須分順時針或逆時針,「只要令水氹氹轉就可以」。但他指,不同水母要用的水流旋轉速度都有不同,溫度和水質也因應不同品種有不同要求,因此飼養水母絕非易事。「我們在公園最初學着繁殖出來的水母很差,有些成長後變成畸型,可能冇咗一忽或攣咗。」
大部分水母都在低溫環境下生存,因此可供人們飼養的水母大概只有8至10種,「在深海環境生存的水母,需要很冷的水溫,例如只有幾度,但我們沒理由把水母放在雪櫃,這樣我們不能觀賞。若要做一個冷缸,你需要用一個很厚的玻璃缸才可隔絕外面的熱流,而要維持這個低溫,需要昂貴的費用,一般市民大眾沒必要養深海水母啦!」
雖然不少水母有毒,但也有些無毒,而且還可以吃,那就是海蜇。
「其實海蜇是水母的一種,我們不吃牠的鬚,只吃牠的身體(冬菇形部分),聽講牠本身是無味的,廚師把它們切絲,再以調味料配合,才能做出我們日常吃到的海蜇佳餚。」
水母令他深深着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水母是一種史前生物,較恐龍還早在地球出現。
「身體結構在逾6.5億年之間都沒太大改變,」他笑指,「水母是一種無腦、無骨、無眼、無耳、無鼻、無血的生物。」牠最重要的是一把口,不論進食、排泄、交配都用同一個位置。「正正由於牠們的構造簡單,才可以活這麼久。」
原來水母較香港人更自由自在,因牠們不用搵食,水母隨水流漂浮,牠們的糧食──浮游生物都是跟牠們一起漂浮,因此食物能自自然然地流進口中。
他指,水母平均只有半年壽命,但也有一些可活到3至4年。牠們的離去也奇特,由一隻大水母逐漸萎縮成一點,像回到最初幼年時的微小,再溶解在水中。「牠們有95%是水,3%是鹽份,2%是蛋白質。」
陳榮邦家裏都有些水母,但主要是為客人繁殖用途,除了養水母,他還要養太太、兩個兒子、3隻貓。
撰文:譚淑美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