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1月12日

許懿清中醫師 藥到病除

立冬過後宜養腎氣

古文中「冬」具有「終止」的意思,同時也代表「凍」,冬是一年中最後的季節,也是氣候寒冷、天地處於冰凍的時節。立冬即表示冬季正式開始,不過因地球暖化、地處嶺南的關係,香港現在立冬後不但不凍,反而氣溫仍在二十多三十度徘徊,人們仍然覺得「熱」呢。不過,立冬後即使氣溫仍高,在中醫眼中,此時也當以冬季的思維去衡量個人的飲食、起居等問題。

《黃帝內經》云:「冬三月此謂閉藏,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可見在冬季首要護腎,調養好腎氣,自然不會出現氣血不順的情況。中醫認為腎是人體的生命力,腎氣足則氣血足,抵抗力亦夠強,自然可以減少一些嚴重疾病出現的機會,年長者尤其是要注意養腎。一般來說,心肌梗塞、中風或腦出血等嚴重疾病,在天氣較冷時相對出現得較多。另外,天氣寒冷時,人體的新陳代謝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平,也較易引發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關節炎等疾病。

控制脾氣

冬天是水盛之季,除了禦寒之外,也宜好好控制脾氣,減少怒氣傷肝之可能,盡量心神平靜、安逸;做適當的運動,有益正氣及增強抵抗力,睡眠質素要好,做好保暖,起居作息要有規律,使神氣安寧,自然就可以抗衡冬日的肅殺之氣。冬季也是傷風、感冒、咳嗽等疾的好發季節,若腎氣足、氣血旺,自然較少染病。假如平素是表虛、氣虛、陽虛的人,較易在冬日染上這些呼吸道疾患。若以前受寒或因寒而病的人,在冬日舊患會較易復發,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老人多見)、關節炎等。

冬日進補的原則是祛寒、活絡筋骨、補虛益損,但必須因人、因地而異,每個人體質不同,用對的方法,補得到位、補得恰到好處,對身體才有益。

冬季養生要避寒就溫、 保護陽氣,使陰陽時常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冬季養生的目的包含預防疾病、避免復發作或加重。天氣轉冷,增強身體對寒冷的抗禦能力,使人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皆與衣食住行相關。故應多吃具禦寒功效的食物,溫補和調養,滋養五臟、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促使體內陽氣升發,從而溫養全身,促進新陳代謝,令身體保持強壯,有利於抗拒外邪,減少患病。今次介紹一款男女皆宜的養腎益氣食療,最宜冬日食用,補而不燥,食味討好。

 

肉蓯蓉南棗黑糯米粥

材料:肉蓯蓉30克、南棗4枚、黑糯米75克、核桃肉(打碎)40克、桂圓肉20克、陳皮一小塊、水約1800毫升。

煮法:全部材料洗後,加水以大火煮滾,改文火煮成粥即成。

功效:補益腎氣、溫腎養陽、健脾補血、安神養心、暖胃。常服可延年益壽、強身健體。

服法:每周1至2次,作早餐服用。陽虛重、腎氣虧損明顯者可天天服用。

備註:外感、生病時勿服。素體陽盛、熱病中不宜。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yi-beaute.com.hk

 

[信健康] 冬季養生強健體,中醫資訊派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