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3日
近年愛上了打乒乓球鍛煉身體,一眾球友多在香港仔或鴨脷洲的球館切磋,通常打球時間是3至6時,隨後便一起找地方醫肚搵食去。除了打球興趣是志同道合,難得眾人更是饕餮之輩,非常能食,數年下來幾乎吃遍香港仔和鴨脷洲的大街小巷、大店小店。可能香港仔一帶一向都是漁民聚居的地方,一般食肆都少了市區的奢華感,民風較為淳樸,但對吃的要求是貨真價實,尤其是吃海鮮,可謂非常嘴刁,故一般食店都歡迎食客自來海鮮,這反而少了爭議,只是收取加工費,皆大歡喜。
在香港仔大街有兩間不是賣海鮮的老店,可以生存數十年屹立不倒算是奇蹟。第一間是「天龍樓」上海菜館,數年來賣的就是濃油赤醬的上海本幫菜,和波友初次光顧時,真是有點兒抗拒,其裝修門面欠奉,還有點混亂感覺,但吃下來無論價錢、味道都是有一種老上海飯店的味道,現在很少吃到了。其中一款8至10位套餐有三色拼盤,以及賽螃蟹、回鍋肉、韭王鱔糊、砂窩雲吞雞、宮保蝦仁、麻婆豆腐、火腿津白,才取價778元,非常抵食超值。此店還有一種招徠客人特色,就是埋單時可以再抽一款小食,以備下次光顧時奉上,算是長做長有的生存之道。
泰菜老店
在街尾賣泰菜的「緬泰」皇宮亦是開了多年的老店,這店的經理是生招牌,待客熱誠有禮,據說在疫情嚴峻時生意下滑,為了減輕公司的開支,他主動停薪,並到外面兼職做的士司機,到疫情穩定又回來工作,非常難得。「緬泰」的出品是非常抵食,菜式實而不華,柚子沙律用上大大隻的海蝦,冬蔭公湯酸甜適度又醒胃,泰式拼盤有炸多春魚、春卷、鳳爪、蝦餅、豬頸肉,足夠一眾大胃波友醫肚。至於鹽燒烏頭魚又是另一種風味,最和味是此店的特色菜「香辣農村牛雜」,用蘿蔔、芽菜墊底,湯底微辣、鮮甜,牛雜各部位齊全,比起潮州食店是另一種食法。另外,咖喱炒蟹亦不俗。今時今日這種小店買少見少,可否生存下去便有賴一眾食家大力支持了。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