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有一次,我連續3天腹瀉。那時,我只有11歲,很害怕自己會死去,永遠離開媽媽。」住在柬埔寨的蘇菲猶有餘悸地憶述。
14歲的蘇菲和媽媽及11個月大的弟弟同住,祖母則住在隔壁的房子,他們共用一個位於屋外的廁所。
這個廁所是在3年前才建成的。之前,他們一家人只是露天排便,有時在住所附近,有時則在叢林中。其他村民也有相同的習慣,更常常在湖邊便溺,但是,這個湖卻是整個社區的主要食水來源。
蘇菲說:「我以前常常生病,不時都會嘔吐和腹瀉,每月更要多次到健康中心求診。那時,我吃完東西後常常會肚子痛,只好對媽媽說我不能上學去。」蘇菲的媽媽穆科接着說:「除了她,我也受到影響。我們常常腹瀉,要看醫生。」
穆科補充說:「我每次去看醫生都要花費約12萬瑞爾(約230港元),但我的丈夫在泰國當建築工人,每月僅能賺到5000泰銖(約1250港元)。如果我們不是常常生病,這筆錢還勉強足夠我們的家庭開支。可是,因為我們每月都會生病三四次,所以我要向非正規的放債人借錢,月息5厘。」
在2016年起,宣明會開始在斯外杰縣推行社區水利衞生項目,倡議社區人士關注露天排便的問題,一起改善衞生情況,減少社區人士和小學生感染因水而傳播的疾病。因着這個項目,現時社區內幾乎每戶都有廁所;而自從學校課程加入了水利衞生知識後,學生也不再露天排便了。
蘇菲燦爛地笑着說:「現在我家有了廁所,真的很開心,因為我不用再走遠路或者冒雨上廁所,一家人也比以前健康和快樂呢。」穆科補充說:「如果我早一點決定安裝廁所,應該會更好、更省錢。因為我花在看病的金錢遠遠多於安裝一個新廁所的費用。」
撰文 : 龔小明_宣明會傳訊專員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會考美術A數學U 馬浚偉無間斷進修 |
上一篇: | 沒廁所 沒飽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