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0月4日

馬國超醫生 醫書直說

兒童便秘

便秘是兒科門診經常遇見的病患。衞生署2011年統計發現,學齡前接近三成兒童有便秘問題。成因大多數是功能性,不同年齡階段會有不同原因。例如嬰幼兒餵哺配方奶出現便秘,是因為奶粉中部分營養未能全部吸收,一般透過適量補充水份已可解決,但即使全母乳餵哺,亦有可能幾天才有一次大便,如果大便質地無異,嬰兒沒有不適反應亦屬正常。

進入斷奶期的嬰幼兒,在適應固體食物期間會因為吸收水份不足而引致便秘。視乎進食情況,一歲前嬰兒每天可飲大概100毫升清水。

成長中幼童較常便秘的成因大多是因為過分偏食,未能吸收足夠膳食纖維。衞生署有一個很有用的口號:水果蔬菜不可少,日日記得二加三,建議成年人每天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及三份蔬菜。5歲以下幼童可因應體型減半,即一份水果,份半蔬菜。大部分有便秘的幼童自小就養成偏食習慣,多肉少菜。家長更因為溺愛,會因應小朋友的喜好把原本高纖維的食物變成低纖維,例如將蘋果和提子的皮去掉,而果汁的纖維量也遠比原個生果低。

飲水太少是另一個原因。每天飲水的份量可按年齡遞增,例如滿一歲的幼童每天可以飲一杯240毫升清水,兩歲可以飲兩杯,餘此類推,直到成年人的份量每天8杯清水。成長後兒童便秘的成因大多是因為沒有定時大便的習慣,礙於環境,經常延遲排便,導致積聚於腸道中的糞便變得乾硬,難以排出,排便時的痛楚甚至出血亦成為障礙,導致惡性循環。

如前所述,兒童便秘大多是屬於功能性便秘,只有少數案例是因為腸道神經或蠕動功能障礙引致,例如巨結腸症,或其他代謝、神經系統疾病引發。如果便秘情況嚴重,併發有嚴重肚脹、體重偏輕或持續依賴藥物,便應該尋求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注意飲食助成長? 健康貼士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