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8月17日

程德智 陳偉文 教育講論

父母同行 尋索子女光明路

「望子成龍」是不少父母的心願,有家長為了增加子女入讀心儀名校的機會,甚至「孟母三遷」斥逾千萬元於名校網置業,又會每月花費過萬元幫小孩補習,務求能入讀心儀的小學,再考入Band 1中學,繼而修讀大學「神科」,成為「人生勝利組」。能按劇本進行當然令父母安心,但若果事與願違,家長會否承受重大壓力?子女是否代表失敗?

筆者認為其實只要子女能找到自己的真正興趣去發展,能否入讀名校並不重要。作為老師,以往的經驗也證明只要能引發同學的學習動機,同學的改變會嚇我們一跳。首先想跟大家分享攀石王翔仔的故事,他自小便覺得讀書很沉悶,一想起寫字便頭痛,特別是長問答題,有時他會以短句作答,亦試過交白卷。他小時候曾對妹妹說「不喜歡上學,返學不好玩」。記得有次老師問他的夢想是什麼,他竟然打趣說做乞丐,令老師哭笑不得。

按興趣作發展

然而最令他自豪的是數學科,他曾試過考試不用計數機,亦試過300分滿分拿了270分。後來翔仔於15歲時隨學校參加暑假攀石興趣活動,那一次學校活動,不但沒有令重讀三次中五、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小子在攀石牆上跌下來,更成為興趣班上唯一繼續參與攀石運動的人,其後他更到校外的機構繼續發展攀石運動。作為家長固然希望子女能先完成「正規課程」中學畢業,但翔仔認為與其浪費時間再重讀,不如專心攀石,選自己有興趣、有能力的方向繼續發展。

猶記得在2014年翔仔得到家人及老師支持下決定退學,轉為全職運動員。翔仔之後參加不同比賽獲獎,更得到香港體育學院資助,清晰知道自己想在攀石運動發展,後來更憑着個人努力勇奪2016全國抱石排名第一。

除了讓子女走不同的升學路,相信父母要給予子女「永不放棄」的精神,讓他們受用一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也想分享另一位學生呀力的故事。呀力在初中時期因為沒有人生方向,曾一度輟學變成「隱青」長達一年之久。無論父母及校方多番勸喻也未能打動呀力的心。也許在束手無策下很多父母也會採取放任不管,很多學校最多也只能保留學席就完事了。

萬幸香港還有很多父母及學校對我們的下一代不離不棄,縱然呀力不想返校,但父母沒有責罵,只有體諒;學校亦沒有苛責,只有關心及等待。一年後,呀力竟然自動要求返校重讀一年,並開始走出「隱青」的身份,變成一位積極參與學習及課外活動的「陽青」。同翔仔一樣不但被發掘出數學方面的特殊才能,甚至能投身學生會競選活動,並擔任重要的崗位,對比「隱青」時代的呀力實在變化甚大。然而他在工作體驗計劃上的經歷,讓見多識廣的老師看見年輕人的能力與進步的神速,也為之汗顏。

近年工作體驗計劃盛行,然而工種大多是室內或傳銷為主,故當老師得知呀力申請去農田作工作體驗時也嚇了一跳,因為始終「隱青」經年,呀力給人的感覺仍是細小及瘦骨嶙峋的。猶記得在簡介會上老師千叮萬囑負責的同工要好好照顧呀力。然而經過3天的工作體驗後,僱主的回饋竟然與我們最初的看法相反,僱主不但稱讚呀力勤勞肯學,最重要是工作態度良好,不但能從錯誤中學習,還能好好照顧其他同行的學生。僱主認為呀力的前途無限,將來必有一番作為。對於呀力的將來我們未敢言甚,但作為其父母及老師,那份感恩及滿足實在非筆墨能形容。當問及呀力是什麼因素讓他走出「隱青」狀態,除了學校師生持續的關心與支持外,他說得最多的就是父母的不離不棄。

聆聽子女心聲

從以上兩個年輕人的故事,希望讓讀者明白家長陪同子女行人生道路的重要性,要懷着信望愛來支援子女,聆聽子女的心聲,更應多說正面鼓勵的說話,讓子女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升讀大學並非唯一出路。即使成績不理想,也不是世界末日,還有各種可行的出路可以選擇。趁此放榜的季節,再次跟今年DSE放榜學生的家長們共勉之,祝福每位同學都能在父母及長輩的護庇下行出屬於自己的升學就業路。

撰文:程德智_香港輔導教師協會附屬幹事

   陳偉文_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幹事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教研工作者、學生可以分別投稿至「校長開壇」、「教研陣地」、「學海無涯」、「STEM學堂」,每篇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5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職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且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