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17日

達刀 視線所及

苦口良藥?

有一位婆婆,是我的長期病人,由開業到今天,我一直都跟進她的腫瘤問題。

她的腫瘤是很特殊的,有點像大腸瘜肉一樣:早期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威脅,也很容易處理,每次微創割除後,留醫一晚便可回家,正常生活。

可惜的是,近來她的病情有變,腫瘤出現突變,成為兇惡的、具擴散能力的毒物,醫學上稱為浸潤性或侵入性的癌症,由麻煩的「小蒼蠅」,變成了奪命的「大老虎」。

要保命,必須把癌瘤連同整個器官完全割掉。即是說,她以後會有造口,排泄物要經造口排出、儲存。撇開手術的風險不說,從今以後,她的生活從此不再一樣了。婆婆聽到後,整個人呆住了,不停喃喃自語: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

從醫學角度來說,這大手術是必須的,否則癌細胞必然擴散,必然把病人折磨至死方休。不但如此,現在也是黃金時間,趁着身體狀況還好、趁着還可以根治的時候,手起刀落,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對不起,婆婆,這已是最好的方案了。」我沉着聲音,肯定地對婆婆說,儘管她已老淚縱橫,為了她的生命,我必須把所認識的告訴她。況且,這個治癒方案是絕大部分權威指引所支持的,有充足的數據支持,治療後的存活率,毋容置疑是最高的。

然而,她的女兒卻沒有死心,上網找來一大堆資料,跟我仔細研究不同的方案,電療、化療、標靶、混合治療……連一些罕見的療法也搬上來請我替她考慮。不只一刻,我心裏真的有點不耐煩:我不是剛剛說過,這些都不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麼?為什麼仍在兜圈兒、原地踏步?真氣結。

回家跟太太訴苦,本想告訴她我的病人如何固執,如何拒絕最好的治療;告訴她我如何心痛,眼看着她的癌症錯過根治的機會。誰知,我卻給太太狠狠地罵了一頓:書本上的知識和治療,怎能硬生生地套在每個病人身上?

身為醫生,基本的責任不錯是為病人解除、減輕痛苦。現代醫學,有時候卻太講究證據和數據,完全地「依書直說」,往往容易忽略病人的需要、感受,甚至帶來更大的壓力和困擾。如果聽不到、聽不懂、也感受不到病人的心聲和恐懼的話,那醫生還有何用?不如做些機械人,安裝個AI程式吧,那就永遠不會再有醫生荒了。

聆聽、感受、溝通、協力,才能和婆婆共同制定真正最適合她的治療方案。硬來,可是不行的。

後記:謹藉這個半虛構故事,表達一下我對近來社會爭議的一點心聲。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