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
放慢腳步,靜心觀察,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日本是一個重視傳統、風光如畫、乾淨整潔的國家,被不少香港人視為「第二個家」,但除了購物、浸溫泉和主題樂園以外,其實還有更多可細味的東西,奈何被人漸漸遺忘。
由日本和法國合製的全新紀錄片《穹蒼下的東瀛》(Japan from Above),製作成本達150萬歐羅(約1300萬港元),從鳥瞰角度重新欣賞這個美麗國度,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新鮮感,大獲好評,就算是「日本通」,看完後也會有新發現。
《穹蒼下的東瀛》由歐洲著名紀錄片導演Xavier Lefebvre操刀,日本電視台NHK和法國的Gedeon Programmes電影公司合作,不惜重金製作,工程龐大,更是去年康城春季紀錄片交易會重頭戲。全片採用4K超高清拍攝,主要視角是從高空鳥瞰東瀛,景色迷人,彷彿由現代穿越到古代,獲網民大讚「為平成年代留下了最美回憶」,也不期然令人聯想到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台灣》。
這齣紀錄片本身就是一本攝影集,但絕不冰冷,充滿「人味」,原來背後也有故事,觸發點始於8年前的天災。2011年3月,日本發生大地震兼引發海嘯,死傷枕藉,滿目瘡痍,一個叫Nicolas Deschamps的男人走進仙台,拍下日本人災後重建的堅毅決心,互相扶持,彰顯人性光輝的一面。
「在一片狼藉的環境,到處是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我們用直升機從高處拍攝,實在太美,我決定日後再用相同方式向日本這片土地致敬,也夢想打造一個系列,把日本人的傳統文化、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等的精神面貌,用影片傳遍整個世界。」經過3星期的拍攝,Nicolas燃起雄心,準備更大規模的鳥瞰式紀錄片。
夢想往往無法一蹴而就,蟄伏數年,Nicolas已轉到Gedeon任職執行監製,2014年親自向NHK推薦這個項目,不久便獲得「同意合作」的正面回覆,並作為2020東京奧運的宣傳項目之一。
Gedeon製作過《穹蒼下的法國》系列紀錄片,經驗豐富,與NHK合作也超過10年,Gedeon看中NHK的人力物力,NHK相中Gedeon的非凡美學,於是一拍即合。
拍攝時始終有主次之分,日本團隊以輔助身份,提供資料搜集、攝影師隊伍、4K航拍、無人機和直升機等,終拍成首季的5集,單是後期製作已長達5個月,一絲不苟。法國人凝視一個國家的方式,與亞洲人有雲泥之別,那被觀察的「主體」所處的時空位置,完全屬於文化和美學思路,網民戲謔「就算沒有字幕(片內有旁白和訪問),依然看得賞心悅目」,屬於high tea時的完美伴侶。
離地拍攝貼地人物
好的東西不該停下來,NHK已宣布會在未來至少再推出3季作品,打造名副其實的「日法製作團隊」,互補長短,而日本基金會(The Japan Foundation)則表明會借助此片為國家宣傳,以及作為其他影視用途。《穹蒼下的東瀛》每一個畫面都充滿構圖的美感,視點、顏色、後期加工等,悉數可供藝術系學生深入研究,觀眾一看再看也會有新發現。
從寒冷的北海道開始,一路向南,以高空角度記錄地質開始,慢慢進入日本的風土人情,每集會訪問特定人物,以特寫鏡頭敍述他們的生命故事,證明紀錄片要引人入勝,既要「離地」,亦需貼地。多得新科技所賜,鳥瞰航拍是近年興起的嶄新視角,有點神聖、靜謐和廣闊,回到20年前,恐怕紀錄片迷也難以想像。
首集開首出現的丹頂鶴,又稱日本鶴,象徵幸福、長壽和忠誠,為整齣紀錄片定下基調。這不是一部缺少熱度的純風景紀錄片,日本人深信「萬物有靈」,飛禽走獸、一草一木皆有靈魂,對自然界永遠抱着恭敬可畏之心。丹頂鶴一度被誤會已在日本絕跡,可幸當地保育措施奏效,牠們重新被發現,更重要是毋須像熊貓一樣被圈養,而是能自食其力,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
順帶一提,日本有很多「鳥居」,設於通向神社的大道上,用於區分神域與人類所居住的世俗界,亦即代表神域入口的「結界」,於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更是因鳥居而聞名,反映當地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也能窺探到他們如何看待神與人的關係。
鏡頭在丹頂鶴引領下,進入了知床國立公園(Shiretoko National Park),這是日本第三個世界自然遺產,成立於1964年,佔地超過3.8萬公頃。片中一句話令人難以忘懷──「我們不需要移動,只需靜心欣賞,景物只有這兒獨有。」公園內有棕熊、北海道狐狸、白尾海貂、海豹等,每年1至3月間在岸邊有「流冰」的壯麗景觀,至今仍未被完全開發,道路只能通往島上四分三的地方,北面一角只能在船上遙望。
刻意留白「散發人味」
相比資訊密集的傳統紀錄片,這齣紀錄片留白的地方甚多,有機會讓我們慢下來觀賞一事一物,即使有時連出多張定格照片,也有值得細味之處。正如前文提到處處散發「人味」,首集就講述一對日本夫婦,由大城市東京移居北海道農場的故事,重新出發打造自家製乳酪,說出來有點雲淡風輕,但設身處地,都市人大概感受到「捨棄」往往不容易,重新學習一種生活模式,更加不是人人做得到,但這種「由城回鄉」的人口遷移說不定就是未來新趨勢。
資深一點的讀者應該記得,無綫以前有套不定時播放的短片《日本風情畫》,那是日本外務省製作的官方紀錄片,精要地介紹日本文化,在港深入民心,但絕對不可能跟多角度的《穹蒼下的東瀛》相提並論。日本在什麼人類發展指數、各國在世界的(正面)影響、國家品牌指數、世界百大最佳國家等排行榜,大都名列前茅,不可能單靠美麗的景色,更重要是獨一無二的人文精神。
話說回來,齊柏林當年透露為了拍攝《看見台灣》傾家蕩產,將房子抵押貸款才能獲得足夠資金,現在觀眾應明白絕非無中生有,《穹蒼下的東瀛》就算沒有荷里活巨星,近半數鏡頭從天空拍攝,依然所費不菲。
值得去的地方,比能去的地方多,齊柏林曾計劃拍攝「看見日本」系列,甚至專誠到東瀛試行航拍了幾次,最後無功而還,遺憾的是,他在2017年6月工作時直升機墜毀,不幸死亡,無緣欣賞同路人替他實現遺願,時也命也!
圖片提供:明珠台
《穹蒼下的東瀛》
播映頻道:明珠台
播映時間:晚上9時30分
播映日期:5月23日起(逢周四)
撰文:潘天惠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