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22日

黃偉鴻 教研陣地

長命百二歲生涯規劃

特區這幾年大力推銷「生涯規劃」。一方面,強調它的實用性;另方面,亦視之為「對應青少年自殺」的靈丹妙藥。真相如何,已不必再用科學研究去作判準了。然而,政府早前針對年輕長者的舉措,特別是羅志光局長的一番言論,卻令筆者憶起現時推行的所謂「生涯規劃」預設,實在存在着頗大的「定位錯誤」,故希望以簡短的文字回應一下。

時事節目,有所謂《長命百二歲》。實際上,筆者環顧身邊的鄰居及街坊,年過九十仍健步如飛的,為數真不少。更甚的是,年過一百的,亦有幾位。這不禁令筆者反思,法定退休年齡,無論是定在60歲也好,抑或是定在65歲也好,是否都「太年輕」了。特別是現時社會政社經結構顛倒,年輕一輩的視野與收入長期失衡,擁有大學學歷者的社會地位與收入,在形式與數字上,20多年來都無甚變化,無法照顧長輩之餘,感覺抑鬱。反而,很多年輕長者實際上,仍是家庭經濟支柱,肩負着照顧家中各個成員的責任。

偏偏現時在高中推行的生涯規劃課程,在設定上,卻仍倚重傳統的職業分類及舊模式的能力測試,而且更以60歲為退休年齡去定位。既不合情,亦不合理。

未來工種變化

其實,多年前的學者,早已向時下的年輕人提出忠告。警誡很多未來主流的職業,現時根本未曾出現。相反,現時很多主流或被認定有前途的職業,包括醫生、律師、會計師及教師等,在未來幾十年間,卻會被「人工智能」所取替。而以前一些被認為是「冇前途的嬉戲玩意和活動」,像網絡製作人、電競比賽運動員等,在未來則極可能會愈來愈有前途。

長命百二歲,要活得精采,優質的健康狀態,當然最重要。但健康以外,伴隨的社會文化環境與個人心理條件,也一樣重要的。要再其次,才是現時生涯規劃所強調的:知識、世界視野、語言溝通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綜而論之,以舊設定去應對「長命百二歲」及新環境的所謂「生涯規劃」,實際上未能配合現時在學年輕人的「未來」需要。盼政府在遙視未來時,能在這些方面多作檢討。

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一級講師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