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12日

薛興國 生命通識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台灣作家王文華在〈人生其實不必「止於至善」〉的文章裏說:「有些狀況,有些東西,不必求『最好』,只要求『夠好』。一味追求『最好』,反而忘了『夠好』,才能創造整體的最大利益。」

他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指出有公司不追求「最好」,只追求價格的便宜與方便,結果獲得顧客認同。他說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亞,因為缺少麻醉師,最基本的手術都無法完成,令到不少產婦未能剖腹生產,因而死亡。但美國一家醫院,開發了剖腹生產的急救包,令缺乏麻醉師的地區,也可以安全進行手術。雖然那不是完美的麻醉方法,但比起完全沒有麻醉卻更安全和有效,而且已經救回一千多名產婦的性命。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比如智能手機,幾乎每年都有新一代的產品出現。如果要追求「最好」的手機才買的話,都就表示今年不必買且待明年,但明年推出的手機,還不是「最好」的 ,因為後來還有「更好」的。這表示什麼?表示如果追求「最好」,最好就別在推出時馬上買,因為其後將有「更好」的出現。

電子產品似乎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往後推出的,一定比早前推出的「更好」。這就牽涉到抉擇的問題,明知其後會有「更好」,當下到底要不要購買眼前比「更好」較差的產品?如果不停追逐「更好」,是否每推出新產品時,每部都要買回?

年輕人容易有比較的心理,去年已經購買了舊款,但今年看到身邊的朋友使用新款的手機時,速度比自己擁有的更快,功能更多,圖像更清晰,難免感覺自己落後,如果有這樣的念頭,就要破費來買新款。長此下去,哪個年輕人能夠負擔這樣的花費?父親家財萬貫當然可以,但普通的消費者便無此能力。

王文華說:「凡事要求『最好』,會忘了自己本身並不是最好。」更說:「凡事要求『最好』,會忽略了別人其實並不需要你的最好。」所以他認為做得「夠好」,在很多事情上就已足夠。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有些人,確實是做得「夠好」就已足夠。但有些人如果能做到「最好」甚至「更好」,還是應該追求「止於至善」的。像有些人,語文科考試考了100分,這就是「最好」,但很可能這些人在語文的寫作和創作上卻是普普通通而已。如果他想成為作家,便要追求更上層樓的「更好」才成。反而有些人語文科的考試只能拿到普通的成績,但在寫作和創意上卻比考試成績更好,這些人如果有興趣從事寫作的生涯,便要放棄在考試上的「更好」,而在提升寫作能力上,追求「最好」。

在日常使用的物品上,確實有必要把「最好」的觀念放棄,如果不放棄的話,會讓煩惱糾纏在腦海,揮之不去。因為「最好」的後面永遠都跟着「更好」,那是一個無休止的追逐過程。

在知識的領域上,如果不追求「最好」和「更好」,那就是怠惰,古語說的「止於至善」還是有道理的,只是大可不必應用在日常用品上,特別是日新月異的科技產品,用在學問的追求上,還是大有必要的。

註:隔周二刊出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