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月3日

占飛 忽然文化

上載兒童照片的爭議

去年3月,美國皮尤公布美國人使用社交網站的比率。總的來說,美國成年人使用得最多的是臉書和YouTube,前者佔68%,遠遠拋離其他社交網站。2012年,臉書收購了IG(Instagram)。35%成年人使用IG,比兩年前增加了7%,增長率相當高。

在18至24歲組別中,使用IG的更多達71%,仍及不上另一個上載照片的網媒──Snapchat的使用率達78%。使用的青少年每天都多次到此兩個社交網站上載及回應。94%更天天上YouTube。50至64歲的中年人使用社交網站的只有64%,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只有37%。大多數的使用者都有每天上社交網站的習慣。

這些數據顯示了什麼?首先,社交網站已取代了其他媒體,成為美國人獲得資訊、知識及互相溝通的工具。其次,18至24歲的年輕人愈來愈多觀看影像(包括照片、短片、GIF等)多過文字,因而IG、Snapchat的使用率才能增長得這麼快,而YouTube更成為提供資訊和娛樂的主要網媒。

拍攝貧童攫取注視

2018年,IG引起最多爭議的是網民上載的兒童照片。現今,許多人出外旅遊都習慣不斷拍照,而且實時上載至IG。往發展中及落後國家的遊客更嗜好拍攝和上載當地兒童的照片,事關兒童照片比風景相、飲食照片更受歡迎,博得更多「讚」。網上雜誌Slate的法國版做過統計,上載到旅遊網站Routard.com的兒童照片,多是亞洲、非洲及其他貧窮國家的兒童照片。最多是十九世紀曾是法國殖民地的西非貝寧共和國(Benin)及塞內加爾,之後是柬埔寨、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越南、印尼、泰國等。往日本、加拿大、意大利、德國的法國遊客少之又少上載兒童照片,低過1%。去葡萄牙、英國、西班牙和希臘的法國遊客,上載兒童照片的更是0%。

一葉不足以知秋,一燕不等於夏天。上述的數據當然不足以證明西方人(乃至其他國家的遊客)下意識中仍懷有昔日殖民者的傲慢,並以此態度看待落後國家的兒童,但不容否認,這些遊客到訪發達國家時,並沒有特別着眼於拍攝當地的兒童,但去到落後國家時,卻樂於拍攝當地兒童。這是不是一種獵奇心態?拍攝照片時,有沒有帶着高高在上(Condescending)和看不起(Patronising)或憐憫的眼光注視拍攝對象呢?也許主觀上沒有,但潛意識有沒有呢?

說到拍攝的方式,Slate發現:遊客拍攝發達國家的兒童時,大多拍攝他們的背部和側面,或用中鏡和遠鏡拍攝,罕有正面拍攝兒童的臉孔,焦點大多放在孩子的衣服、動作等。可是,拍攝落後國家的兒童時卻大多清清楚楚地拍攝他們的樣貌,而且照片的「主題」大多屬下述兩類:其一是這些兒童在貧窮、骯髒的環境中生活,惹人可憐和同情,需要幫助。其二是兒童雖窮但快活(Poor but happy),他們面向鏡頭,臉掛笑容,樂於給遊客拍攝。也許他們期望:給遊客拍攝一張好照片,可能得到打賞,至少得到同情。一些慈善或義工團體亦希望這些照片有助他們獲得更多捐助。事實上,間中收到一些慈善或義工團體募捐的信和單張,上面總離不開一張兒童照片:不是淒涼的就是快活的兒童。無可否認,兒童的確能打動善長仁翁的惻隱之心!義工拍攝兒童照片,不會受阻。

成為網站生財工具

更令人不齒的是,有些網站利用這類照片牟利。這些網站歡迎職業攝影師和業餘遊客免費上載照片,卻收取訂閱費才容許網民觀看。這些兒童照片成了生財工具。

遊客要小心,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法例。在香港和澳洲,在公共地方拍攝兒童照片,雖然不禮貌,但是合法的。在某些國家,未得到家長同意拍攝其子女的照片卻是違法的,塞內加爾便有這樣的法例。政府不起訴遊客只是寬大,隻眼閉。就算不違法,未得到家長同意而拍攝其子女,還放上IG或其他社交網站,人人得而觀之,四處傳播,都是侵犯了兒童的私隱,仁者不為!

這類兒童照片亦會令外人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有錯誤的印象。比如泰國,現已不再是一窮二白的國家,亦絕不落後,然而,網上依然有不少貧窮可憐泰童的照片。其實,發達國家亦有不少窮困可憐的兒童,為何不拍攝他們,以提醒政府要積極扶貧呢?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