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
急救及道路安全息息相關。若遇上事故而導致嚴重創傷,急救的導向是預防傷者傷患惡化,提高傷者存活率。對於傷勢較輕的傷者,急救是幫助穩定患處、等候分流處理。在急症室裏,按傷者臨床維生指數(即是傷勢)及病歷分流是急救最基本、亦是最重要的第一步。除了能安排傷勢較重的傷者優先接受治療、提高傷者的存活率外,亦能善用醫院人手,務求按照傷者的緊急情況,適時照顧每一位傷者。
對於病情危殆的傷者而言,治療分秒必爭。所以急症室的目標是即時治理病情危殆的傷者,以保性命。其次是危急傷者,包括嚴重肢體創傷、內出血令維生指數不穩定的傷者,急症室的目標是安排他們於到院15分鐘內接受治療,避免身體出現更嚴重傷害。常見病情緊急但維生指數較穩定的傷者如骨折患者,會被安排於到院30分鐘內進行治療。至於次緊急及非緊急傷者,包括在交通意外中擦傷及碰撞等,就會被安排至稍後次序接受治療,務求能更有效分流傷者及分配醫護人員人手。若傷者在等候期間發覺病情有異,可即時到分流站向醫護人員求助,以更新傷者的治療需要。
近年香港發生不少嚴重交通意外,不少牽涉巴士等載客量多的交通工具。面對短時間內出現大量嚴重創傷的傷者,急症室會有既定機制處理突發大型事故。在需要的情況下,醫院會派出醫護隊伍到事故現場,並配合消防處的救護員為傷者作簡單急救及包紮,並進行即時傷勢評估,界定等級及決定分流到哪間醫院治理。
若市民目擊事故或身處事故現場,應保持冷靜,確認自身及環境安全後,先報警求助,才為他人急救。如市民沒有急救知識,便應避免觸碰或移動傷者,以免令傷者傷勢進一步惡化。
本文摘自《精靈一點》,逢周一至五下午1時,在香港電台第一台(FM 92.6-94.4)及港台電視31、31A播出。
作者為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