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
中午吃完飯,坐朋友的車離開泉州,直趨香港,全程六百多公里,開車時間多於九小時;中午一時四十分出發,回到家中,已是深夜十二時。交通發達,趁尚有精力,行樂及時。
中途,少不了停汕頭吃頓晚飯。
到東海酒家去,這裏是吃潮州菜最穩當的食肆,老闆鍾成泉入廚數十年,經驗豐富,還著書立說,寫了《飲和食德——潮菜的傳承和堅持》。這天請鍾老闆給我們安排菜單:豬手翅、鵝血煲、冬瓜水鴨湯、炒薄殼、炸豬大腸、炸蟹肉卷、乾燒水鴨、炒筍絲……
每次到東海必吃的是豬手翅——魚翅煨足高湯後,最末下豬手,取其膠質,令湯水變收稠;這是東海的獨特烹法——湯和翅都清,但吃起來卻感到豐厚飽足。鵝血只是尋常下欄,卻烹煮得又香又滑,有多少吃鵝肝的感覺;炒薄殼也不錯,但與富苑相比,似稍過火;炸豬大腸到處都有,但難得的是他們處理得很乾淨,吃起來只有豬大腸特有的脂香,而不覺膻味(想起個笑話:一次蔡San吃豬大腸,有妄人在旁說:吃豬大腸最好帶點糞便味。從此蔡San見了大腸就有心理陰影);野鴨切薄片炸得酥香,帶鴨脂的肉尤其好吃;筍絲用雞油炒,焉會不香。
不搞排場花俏,都是實實在在的honest food,怎麼不吃得舒服自在?我來了個多餘之問,問鍾老闆到外頭吃的話,會去哪一間?他很自信地說,不會到外頭吃飯。很明白他的感受——幾乎所有潮州菜自己都能做,自己挑食材做便行了,何必出去破財兼受罪——有時吃得滿口味精,嘴吧悶上半天。
有些店是吃排場,有些店是吃味道,而東海兩者兼之,這是較少有的;要是到潮州只吃兩頓,我會選擇富苑和東海。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