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是全球焦點所在,除了觀賞緊張刺激的球賽,我們可以在世界盃中學到什麼?從世界盃中我們可以學到英文。作為前英文老師的我,當然不會錯過「四載難逢」學習英文的好機會。很多英文足球術語,例如diving/simulation(插水)、substitution(替補)、elimination match(淘汰賽)等英文生字,詞義從足球延伸到球場外,這不單止「貼地」,亦能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加強他們的記憶。
世界盃有助培養「律己愛人」的公民素質。日本球迷看完球賽後,用自攜的藍色大膠袋自行清理觀眾席上的垃圾;這一幕不單感染對手的球迷一起參與,更贏得世界各地的讚賞。我們不禁問日本人如何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國民素養?反問我國人民(部分)為何做不到?而我卻思索如何使我校的學生具備這樣的素質──我相信一切從教育開始。
從世界盃中反思體育精神。假裝跌倒(插水)博得12碼,就算贏了,亦不光彩。今屆世界盃在影像助理裁判技術(VAR)的幫助下,此等伎倆更是無所遁形。馬勒當拿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八強賽中,以「上帝之手」把足球拍入龍門,打敗英格蘭,最後贏得該屆世界盃冠軍。但他在2002年於自傳中承認當年犯下「手球」,感覺「像偷了英格蘭人的錢包一樣」,成為他一生的污點。體育精神是個人修養的表現,即使名不經傳的賽事也可以呈現出良好的品格。在2014年意大利丁組聯賽Fersina對Dro賽事中,Fersina不作防守,讓對方球員射球入網,為的是體現體育精神,行為令人敬佩。
從世界盃中可學習團隊合作(Teamwork)。一些大熱門球隊雖有球王助陣,但若沒有其他球員的輔助,往往難成氣候。團隊這個英文字「TEAM」,亦可解作「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s More.」。
永不言棄鬥志
世界盃有助培養永不言棄的鬥志。足球是圓的,球賽亦然,未到最後一分鐘都難知勝負。今屆世界盃,有很多球隊雖不是傳統勁旅,但因將士用命,在比賽中取得佳績,表現優秀,甚至能夠戰勝強隊。勝利除了出於不可控制的運氣,後天努力和臨場發揮更是關鍵所在,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就是一顆永不言棄的心。世界盃能使人學到如何面對逆境。球王美斯獲獎無數,但在世界盃中卻屢次失利,被千夫所指。他如何能面對逆境,處理壓力,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這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
從世界盃中學習感恩。不同球員入球後會有不同表現,但我非常欣賞那些球員在入球後會立即祈禱感恩,歸榮耀給上帝。
世界盃的意義早已超越足球比賽,細味之下更能體會它的豐富,所以,我愛世界盃。
作者為樂道中學校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耳鳴的教育意義(上) |
上一篇: | 運動改革栽培全才英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