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自從當上精神科醫生後,我就總愛觀察身邊的人。某天我乘地鐵上班時,車廂裏有一位男士,他不停地擠眉弄眼,一會兒又搖頭晃腦,之後還叫了幾聲。旁邊的人都向他投以好奇的眼光,也有些人似乎有點害怕,慢慢的從他身邊走開。
我認為這位男士很有可能患有妥瑞症。很多人對妥瑞症不是很認識,甚至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稱。妥瑞症(又稱抽動症)是一種腦神經的病,成因與腦部多巴胺分泌失衡有關,多數於兒童時期發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會出現抽動,所謂抽動指的是一種間歇性出現的小動作或發聲,通常出現得很突然而短暫。動作型抽動包括眨眼、鼻子抽動、搖頭晃腦、聳肩、手腳晃動、緊縮肚皮等。聲音型抽動可以是清喉嚨、咳嗽、簡單重複的發音(例如呀……呀),或者是比較複雜的聲語(例如重複別人的說話、說髒話)等等,以上的例子是比較常見的抽動,但其實抽動是很多變的,而且患者可以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抽動。抽動雖然是不自主的,但仍能被短暫地自主抑制,所以有家長誤以為小朋友只是有小動作壞習慣而不明白其實抽動是一種病症。
如果抽動的病徵不太嚴重,其實並不需要用藥或接受心理治療,但協助患者身邊的人明白抽動症是什麼卻非常重要。妥瑞症患者常常要面對別人向他們投注目禮,甚至評頭品足。我曾經遇過一個讀小學的患者,由於他在課堂不停地動和發出聲音,老師認為他不聽話,不停地懲罰他,他整整一個學期小息都被罰站,另外亦有患者被同學起別名甚至欺凌。有時連患者的家人也不明白他們,猛要他們控制自己。所以要協助妥瑞症患者,我們應該教育他身邊的人妥瑞症的病徵,作為家人的應該讓孩子明白這不是他的錯,而是一種病症,也不要叫患者控制抽動。當病徵太明顯或嚴重時(例如影響外觀、生活),就應該找醫生接受治療了。
作者為香港精神科醫學院_精神科專科醫生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