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8月12日

廖廣申醫生 百科齊放

學童壓力

社會近期發生多宗學童自殺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迴響及憂慮。學童自殺成因千絲萬縷,學童有壓力抑鬱不快樂,不可全數歸因教育制度,但教育卻間接造就出很多不快樂的孩子。孩子名次考得較後或中段,已自覺不高興,父母即使沒加壓力,孩子也會累積頗大負能量。加上現今父母普遍期望過高,孩童已難有輕鬆和快樂童年。

常受負面對待

很多因素影響學童的壓力、抑鬱及自殺行為。首先是個人問題,包括過分完美主義、不能接受改變等等。其次,是父母及家庭因素,有些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很多家庭的負面對待,傷痛沒有適當處理。而有些父母則太過遷就孩子,令孩子在溫室環境下欠缺推動力。

另外,就是學校及教育的因素。現在孩子學業壓力太大,教育制度不理想,令家長非常擔心孩子將來的出路,對孩子催逼過緊。所有這些都會令學童壓力過大,以致出現壓力及抑鬱等情況。

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會失去自信及思想悲觀,再嚴重些就會可能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最後,抑鬱最嚴重的情況就是絕望,想到的就是死及自殺。曾有一個香港的中學調查,大概有10%學童曾經有自殺的念頭。有些絕望自殺的人被救回,有些人還在浮浮沉沉,生命處於低處。

當孩子繼續成長,讀到大學、博士,如他們沒有自我追求及自律,就會容易放棄,完全不覺得是自己的選擇和責任。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孩子學習自己決定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去努力和負責,讀不讀書應該是自己的決定,最理想的應該是孩子比家長更緊張自己的將來。

當然,還要父母鍥而不捨及互相配合,從小持之以恒的灌輸,運用父母的權柄去教育及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真正順服。如果小時候只注重學業和學習,而不是品格的發展,正正就是沒有給予他們最需要的培育。

培育正確心態

有調查指出,決定孩子成功的因素, 並非幼年期大人給予多少知識,而是培育了一系列的性格特質,如自我控制、責任心、自信、好奇、勇氣等。良好的性格特質才能令孩子成長並懂得面對逆境,但當下父母是反其道而行,傾向遏抑孩子真正的想法,導致他們慢慢失去好奇心。父母給子女很大壓力,要他們樣樣都學,卻沒教懂怎面對輸的過程。讓孩子自己選擇和決定,就要努力追求,這樣才是成功的教育。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