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7日
問周末戰士為何會開始跑步,一百個人就可能有一百個答案。有人愛跑步之餘,也愛鼓勵身邊人跑步,讓他們親自感受由跑步帶來的喜樂和得着。
張亮、梁百行及魏華星所創辦的社企「全城街馬」(RunOurCity)就是這類「推跑」機構,期望藉在街上跑馬拉松,令參加者認識社區,磨練意志。我在2015年亦曾參加「香港街馬@中環」,氣氛熱烈。全城街馬成立至今已培訓超過三千位青少年,及逾三萬五千人參與,令年輕人藉此培養馬拉松精神。
全城街馬
「全城街馬」創辦人及主席張亮亦為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他未滿10歲,已有一段傳奇的「街跑」經歷:當年他居於大磡窩寮屋區,有一晚凌晨失火,他被父親叫醒,跑離火場。他憑毅力苦讀,取得中大工管學士、哈佛MBA,事業卓有成就,其後放棄高薪厚職,致力發展社企。辦全城街馬之外,張亮亦曾參與樂施毅行者、戈壁沙漠250公里賽事,以及多個海外馬拉松賽事。熱心回饋社會的張亮鼓勵人要善用時間,使生活更有意義。而他就藉社企創造正面價值,令年輕人改變身心。
最近取得工商管理博士的梁百行(Andes)為「全城街馬」行政總裁及創辦人,曾於一年內到七大洲挑戰全球12個不同類型的馬拉松,如南極(116公里)、中國香格里拉(50公里)、非洲烏干達、澳洲黃金海岸、馬來西亞古晉、俄羅斯莫斯科、智利阿塔卡馬沙漠(250公里)及美國紐約。Andes新作《12馬.跑遊7大洲》記錄了這些挑戰的感受,值得細讀。
教會朋友楊世模博士(Simon)身兼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首席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以及奧運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及亞洲室內運動會香港代表隊的物理治療師,是運動物理治療的專家。「全方位」投入跑步的Simon,自身亦是跑步高手,曾經是800公尺及一英里長跑的香港紀錄保持者,更是首位在4分鐘內跑完1500公尺的香港華人。他自謙不擅長跑全馬,但個人最佳成績2:52卻足以羨煞旁人。
不遺餘力
至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師弟莊曉陽,至今已完成超過30個海外馬拉松,著有《42公里的風光》一書,他亦與跑友Edkin及Frankie合著《馬拉松.歎世界!》,推動到海外跑馬拉松不遺餘力。
以香港為家的美國人Mary K Gadams是前怡和大班、摩根士丹利亞洲主席文禮信(Alasdair Morrison)的太太,她創辦的「RacingThePlanet」致力在世界偏遠地區舉辦歷時7天、長度達250公里的賽事。《時代雜誌》在2010年曾將其「四個沙漠系列」(中國戈壁、智利阿塔卡馬、埃及撒哈拉、南極)列為世界十大耐力比賽之一。Harvard Business Review形容「RacingThePlanet isn't just about running; it's also about creating a global lifestyle brand」。
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籃球員的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曾引述他父親的名言:「You never know what you can accomplish until you try.」我開始長跑之時從未想過長跑會令我有這許多得着,長跑的推手們想來亦然,曾受惠於長跑,亦期望更多人從長跑中獲益。
張樹槐_恒生銀行傳訊及可持續發展總監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生命之樹 椰子玉露 |
上一篇: | 酒吧小吃 見證大國興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