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早前一項調查指出,香港打工仔的加班時間冠絕亞洲地區。其實愈是忙碌,愈要學會忙裏偷閒。法國人就最懂得享受生活,Art de Vivre(生活藝術)的哲學更早已深入民心。
最近正式進駐香港的法國頂級家居品牌Roche Bobois就是其中的表表者,手工精緻的家具將法式美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讓港人即使工作再忙碌,回家也可感受悠閒時光。
Roche Bobois代表着兩個家族的故事。十九世紀末,Roche家族從法國西南部移居巴黎,開拓十七至十九世紀的古典家具事業,同時堅守法國古老工藝。另一邊廂,來自俄羅斯的Chouchan家族在巴黎定居後亦創立Au Beau Bois家具店。在戰後百廢待興時,兩個熱愛設計的家族決定聯手,於1960年在Boulevard Saint-Germain開設首間Roche Bobois陳列室,更請來著名建築幻影家Pierre Paulin設計,聲名大噪。
其後半個世紀以來,品牌不斷與一眾才華橫溢、不同界別的設計師合作,除有老一輩的大師Eero Aarnio、Hans Hopfer之外,亦有新生代的Sacha Lakic、Ora Ito、Cédric Ragot,以及Christophe Delcourt、Stephen Burks、Jean Paul Gaultier等精緻選材、細膩手工,以及糅合古典設計與現代創意的風格,讓瑪麗蓮夢露、沙特阿拉伯王子、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等名人也成為品牌的愛好者。據說香港陳列室正式開幕前,部分家具就早被擁躉留起。
精髓之作
上星期來港的行政總裁Gilles Bonan表示:「近年品牌致力拓展國際版圖,但惟獨缺少香港這重要的一塊。在這裏開設分店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計劃。我們為鴨脷洲分店挑選的產品都是最能代表品牌精神的。以梳化為例,當你遇見Roche Bobois梳化,坐下去前透過視覺已能帶來舒適感覺,設計、實用、氛圍的結合正是我們的精髓所在。」
講到梳化,由Hans Hopfer於七十年代設計的Mah Jong系列是品牌的歷久不衰之作。既是設計師,又擁有畫家與雕塑家身份的Hopfer大膽創新,經常有挑戰現有生活方式和空間規劃的想法。當初他提出可隨意組合、並排、堆疊的模組家具,還有座位只得19厘米高的低坐姿概念就是為了顛覆形態、功能單一的傳統梳化。
40年前的新潮設計,今天依然令人眼前一亮,除了因為設計師的構思另類,亦因為品牌持續地與Missoni Home、Sonia Rykiel、Jean Paul Gaultier等時尚巨頭跨界合作,為經典設計度身訂造新裝。明快色調、奪目條紋、海軍元素、東方風情,個性鮮明。
Roche Bobois的第三代傳人Philippe Roche曾經說:「保存古典工藝和推動風格進化不但是家族傳統,更是永不褪色的主流之選。」因此品牌有兩個截然不同卻又互相補充的Nouveaux Classiques及Les Contemporains系列,分別反映時尚潮流和將懷舊家具融入當代設計。雖然香港現代系列的產品比較多,但和品牌合作多年的設計師Sacha Lakic與Gilles不約而同地說︰「『Mix and match』是最佳的裝飾手法,但切記要『Less is more』,太過繁複反而會弄巧反拙。」
泡泡外觀
Sacha是品牌其中一位最享負盛名的設計師,近20年間和Roche Bobois一起推出不少明星設計。他回憶道:「設計是藝術與工業的中間點,有時需要摩登耐看,有時則要搶眼前衞,所以每次構思新產品都像是一個實驗。亦因如此,每一件作品都代表不同的重要時刻。」例如帶着動作、速度和未來科技色彩的Speed Up系列就是設計師的早期代表作。光滑平面中利用曲線及光暗塑造微妙動感,貫徹他設計汽車的專長。
近期的Scenario和Bubble梳化則正好代表簡約低調與大膽玩味兩種風格。設計師分享道︰「Scenario是簡潔百搭的梳化,Bubble則有着濃烈藝術味。」前者利用可調校的椅背、扶手及模組家具形式打造舒適的居住空間,後者則是首次在家具設計上運用Techno 3D物料,明亮柔軟的泡泡起伏不定,彷彿整個空間也舞動起來。
撰文:陳春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無法可修飾的一對手…… |
上一篇: | 繽紛聖誕美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