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0月4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港大校長事件 料啟動「吹哨」調查

繼早前中文大學校董會改革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後,近日輪到本地最高學府香港大學爆出管治爭議,港大校長張翔疑因與管治方不和,遭「吹哨人」指控「多宗罪」,校委會原定昨天開會討論有關「嚴重指控」,後因張翔聲言帶同律師出席,會議最終宣布押後舉行。事態最新發展是港大校董會10名成員昨天聯署敦促校委會解除保密限制,披露投訴張翔的文件,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公開聆訊。

筆者向多名港大校委及校董打聽,他們一致認為解除保密要求、公開投訴張翔的文件存在困難,原因是要解釋為何今次事件值得打破慣例,而且做法容易引起司法手段,徒令焦點轉移。

港大校董及校委會中人普遍相信,由於涉及匿名投訴,故很大機會按照校方內部的「告密政策」(Whistle-blowing Policy)啟動調查程序。大學為促進良好管治及提高問責性,向來鼓勵教職員及學生舉報不合法、不合常理、舞弊及不道德的表現及行為,但舉報應出於好意及保密。港大的「告密政策」有嚴謹程序,專門成立的小組經調查後,若發現投訴屬實,除了按大學程序處理,亦可把事件轉交執法機構,例如警方或廉政公署跟進。吹哨者亦會獲告知港大採取了什麼行動,有一定透明度。

有港大榮休教授向筆者形容,張翔與校委會不咬弦已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據他所知,過去一段時間,很多港大具聲望的院長都對校長處事手法抱怨,包括不滿他介入教授招聘程序,最新例子是委任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斯托達特爵士(Sir Fraser Stoddart)出任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講座教授。

斯托達特爵士過去16年一直擔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但港大有不滿聲音質疑,重金禮聘這位年屆81歲的諾獎得主,是否能對港大作出實際貢獻。第二個令校內院長不滿的例子,乃港大去年向林青霞頒發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據說不少港大中人對此頗有保留,覺得若論對影壇以至宣揚香港演藝文化的貢獻,比林青霞出色的資深演員大有人在。

上次中大校董會改革風波,立法會火速介入並主動協助修例,今次港大爆出內訌,又將如何收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鄧飛向筆者說,目前雙方均看似有道理,可先待港大校方詳細調查後,立法會再決定是否介入也不遲。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