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30日

胡恩威

香港迪士尼的困局

香港迪士尼樂園是首個設立在中國土地上的迪士尼樂園,是確立「一國兩制」之後,前特首董建華親手指導策劃的一個大型投資項目,樂園於2005年開幕。香港政府及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合資57億港元,佔2005/06年度財政預算基建項目430億元中的14%。當時公園面積28公頃,及後經過擴建工程,目前面積達35公頃。除了樂園外,還有零售、餐飲及酒店服務,是香港一個標誌性的旅遊項目。

華特迪士尼公司是一間非常優質的國際大企業,能夠吸引他們來香港投資是香港國際化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香港迪士尼樂園連續7年虧損達24億港元,連年虧損反映了什麼?是迪士尼樂園經營出了問題?還是香港政策配套出了問題?這些才是問題的核心。

落後與不足

我認為香港迪士尼樂團的困局有幾個︰第一,隨着內地積極發展旅遊產業,例如上海迪士尼樂園於2016年開幕。上海迪士尼樂園佔地91公頃,面積比香港大3倍。而且他們經營方法更有彈性,迪士尼樂園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樂園周邊有系統性的配套,不像香港迪士尼,偏居一隅成為一個孤島。上海迪士尼樂園周邊多各式各樣的文旅設施以及表演娛樂空間,是一個大規模的區域性規劃。

第二,香港迪士尼樂園,相對其他地方的迪士尼規模較小。而且發展速度非常緩慢,就算是預計今年11月開幕的Frozen園區魔雪奇緣世界,也因《魔雪奇緣》動畫已經是2013年舊作,十分過時脫節。若果引進《星球大戰》或者《漫威動畫》的主題園區,相信吸引力會比《魔雪奇緣》強得多。

第三,香港迪士尼的定位是什麼?我看不見它有什麼定位,它只是非常落後,比東京迪士尼落後;上海迪士尼規模比香港大、選擇多,而且機動遊戲比香港的更新穎刺激,更能吸引年輕人,所以香港迪士尼傾向比較能吸引有小朋友的家庭客戶,成為發展的一種限制。

第四︰大家到過香港迪士尼,都可能有以下的感受︰服務水平不太理想,尤其是酒店方面。而且整個園區的飲食質素又是用一種招標全包制度,變成沒有什麼風格,由兩三間大型餐飲集團承包經營,沒有建立獨有的性格、沒有什麼特色。不像東京迪士尼的餐飲服務,推陳出新,不斷創新特色,以保持對顧客的吸引力。

東京迪士尼樂園1983年開幕,和美國迪士尼合作的其中一個特色是︰日本投資一方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基本上日本在機動遊樂場、主題公園中使用的科技都是走在世界前列位置。所以和東京迪士尼的合作,反而成為促進美國迪士尼創新的其中一個推動。所以東京迪士尼的旅遊體驗、餐飲體驗以及整個園區的管理,均是芸芸迪士尼樂園當中一個富有高質量特色的樂園。並結合很多日本文化在園區內,這一點是值得香港參考和學習的。

回到核心問題,分析目前香港迪士尼的營運方法出現幾個問題︰第一,直接參與香港迪士尼項目都是香港政府官員,這些香港官員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進行這些大型規劃嗎?

第二,香港政府和華特迪士尼公司簽署的合約,香港有沒有利用迪士尼的優勢為香港建立軟實力?例如香港演藝學院是否應該和迪士尼建立更直接更密切的夥伴關係,演藝學院的學生,會否接受更適合的訓練?乃至銜接畢業生到樂園工作?又例如職業訓練局,是否可讓其與酒店、餐飲、舞台科目有關的學生,到樂園進行長期實習?建立實戰經驗。

第三,現在香港迪士尼的困局,不是香港沒有發展潛力,而是因為沒有一個更積極進取的大型迪士尼發展藍圖,導致香港迪士尼連年虧損。而這個累積虧損並未見到解決方案。隨着深圳和LEGO合作,深圳LEGOLAND樂高樂園度假區預計於2024年完工,佔地58萬平方米,將會是全球最大的樂高樂園。我相信以深圳的發展速度,推動這些主題樂園的發展,基本上愈做愈快愈好,規模愈做愈大,成為全國旅遊新焦點。

香港面對深圳的迅速發展之下,若果香港迪士尼不作出發展的調整,恐怕在大灣區的競爭力不進則退。那麼香港迪士尼應該怎樣發展呢?應該是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

怎樣引進迪士尼的高質量發展?官員要了解迪士尼的優勢在哪裏?目前迪士尼總部和美國州政府有很多矛盾,香港是否可以藉着香港國際化的地位,吸引迪士尼來香港作出更大的投資和發展?

但發展需要的是土地,如果仍然採用目前香港這種地產項目發展形式,基本上很難做出成果。今年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Tesla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在上海興建大型車廠。上海能夠和Tesla達成合作,就是因為能處理好土地問題。

高質量標準

香港迪士尼周邊有大量土地,有待開發,整個大嶼山有大量土地,東涌、大澳、長沙有大量土地。這些土地若果只是用來起豪宅,到頭來又出現空置的情況,是否浪費了產業發展的機會?

所以政府第一件要做的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應該發展一套整全性的迪士尼發展策略。而這個發展策略應該以大灣區為重心。例如目前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或長隆歡樂世界,已經超越了香港海洋公園,成為了以動物生態為主題樂園。若果香港迪士尼要成為一個國際級的主題樂園,需要有什麼硬件設施?要有怎樣的管理?要達到怎樣的高質量標準才能夠成功?這些重點要在發展策略內詳細列出。

第二,美國迪士尼設有附屬的藝術學校,例如加州藝術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是由迪士尼投資成立的,許多迪士尼動畫師都是由此校畢業。這些應用類型的藝術學校,是否應該在香港也有發展空間?若果演藝學院不能配合產業發展,只追求國際學術排名,政府是否應該引入一些應用性的藝術院校,培育表演藝術、電影製片、動畫製作等方面的創意人才。

另外,華特迪士尼公司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在蘇黎世開設迪士尼研發實驗室(Disney Research Laboratory),研究迪士尼的動畫製作技術。這類藝術科技實驗室是否應該參考?可否引進到香港並協助香港電影業發展?

第三,香港其實有很多創科人才,只是創科人才未能應用在合適的產業上,需要一個中介平台。似乎香港目前的中介大平台,例如數碼港、生產力促進局、科學園,他們只是拿政府資金辦活動,不是以科學家和創科人才為重點,而是以行政人員及董事局主席為目標。大家經常聽見什麼主席或行政總裁出席活動,但是活動內容是否針對創科呢?

香港雖有人才,但是人才怎樣分布和布局是需要周詳計劃的。迪士尼是世界聞名的創意娛樂平台,香港應該向迪士尼學習。若果要高質量發展,迪士尼就是一個參考目標。既然香港已經和迪士尼合作,如何和迪士尼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如何令迪士尼能夠在香港產生協同效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若果說迪士尼能夠提供年輕人機會,那麼向年輕人提供什麼機會呢?其實香港有很多舞台技術優秀人才,已經被迪士尼吸納到美國或其他國家迪士尼樂園服務,他們變成了迪士尼系統的一部分。隨着香港大專學院都走向「學位化」、「國際排名化」,香港教育已經不能夠培養實用型的技術人才,這才是令人十分憂慮的狀況。

發展再定位

早期演藝學院的畢業生其實和迪士尼有密切的關係。很多迪士尼的花車都是由香港的製作公司協助製作的。香港要做高質量發展是可行的,可惜政府的策略出現了問題。所以要改革迪士尼,第一,政府在整個香港迪士尼的發展上重新定位,檢討董事局的構成,以及訂定未來策略。

第二,擴大整個迪士尼的發展格局,把它變成富有香港特色的迪士尼。研究如何將香港元素加入迪士尼?甚至乎如何吸引迪士尼在香港拍攝製作電視和電影?這些都應該是一個選項。現在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的「創意香港」也負責推動電影發展,所以推動這些不是一個政策架構問題,而是一個是否有政治領導力和真正能創造機會的問題。

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迪士尼連年虧損的情況只會繼續發生。因為若果觀念和概念不變,只是被動地守株待兔。要發展好迪士尼並不困難,問題只是有沒有改變現狀的決心,是否願意花時間花工夫去研究和學習。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