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30日

鍾誠祥

特區政府殺雞焉用牛刀

早前突然有數千人申請退出器官捐贈登記冊,部分更牽涉從未登記捐贈器官的人士或者重複申請,致使政府當局認定這是可能涉嫌有意破壞香港器官捐贈機制的舉措,行政長官更主動責承警方作出調查。

事實上,筆者覺得這是小題大做之舉,事緣筆者覺得集體申請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只是對即將出台的內地與香港器官互助機制的表達不滿的姿態。

根據政府當局提供的數據,目前已登記捐贈器官的香港人數目是數以十萬計,是次要求取消登記的宗數僅為不足6000,再扣除未曾登記及重複申請,器官捐贈登記冊實際上減少的捐贈者人數可能不足3000名,佔整體器官捐贈者數目約1%左右,試問這個變動又怎會根本地破壞香港的器官捐贈系統?

與其花精神從打擊刑事罪的高度回應這次事件,特區政府應該把握這次機會,向市民宣傳香港的器官捐贈計劃以及內地與香港的器官互助機制,針對反對有關機制的市民提出的疑慮,加強大眾對器官捐贈的認識和信心。

釋除疑慮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特區政府實在不需要把事件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增添社會的不安氣氛。要知道,每次特區政府搬出嚴厲法例回應社會現象,總會勾起部分市民的憂慮情緒,這對於香港的民情着實沒有什麼好處。

根據筆者的理解,之所以有人反對兩地之間的器官互助機制,是基於擔心由香港人捐出的器官會被內地病人優先使用,以及對內地供港作移殖的器官的來源存在疑慮。面對這些疑慮,政府當局只須作出足夠的說明,便可釋除這些疑慮。即使真的有別有用心者刻意製造事端,其影響力也會變得相當有限。

按照筆者的理解,在兩地器官互助機制下,只有那些未能被本地病人使用的器官才會用作跨境支援用途。香港過去一直缺乏來自死者的器官,導致輪候器官移植的名冊長期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因此我們絕少聽到有器官被浪費,無法找到合適病人進行移植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筆者仍然相信香港很難出現有器官剩餘可提供予內地的狀況,市民大眾其實大可以放心。

可以預期互助機制之下,由內地轉移往香港進行移植的器官會是主流甚至是唯一可能出現的現象,那麼我們要處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南來的器官的來歷是否能夠使反對機制的市民安心。

增透明度

為此,政府當局與內地相關部委必須讓香港市民清晰了解內地無償捐贈器官的機制,確保所有用作支援香港的器官均是來自合法來源,且不涉及任何金錢利益及交易。否則,有關的器官互助機制先天上恐難以令大部分市民安心。

當然,筆者認為在互助機制下供港的器官絕對不可能是來自有償交易,因為筆者可以肯定在互助機制下,香港病人並不需要付出一分錢來取得器官,政府當局也不可能動用公帑替病人埋單。唯一可能令市民感到不安的,就是南來的器官會否來自死囚。政府當局必須澄清有關機制絕對不會涉及死囚器官。

兩地器官互助機制本質上只是一項公共政策,反對的聲音基本上僅是源自對內地器官移植制度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問題,基本上可以透過增加機制的透明度予以解決,並不需要提升到繩之於法的層次。

如果政府當局每次回應涉及內地與香港的政策時,都以刑事調查的高度處理,必然予人「殺雞焉用牛刀」之感,盼望當局能實事求是地處理大眾就公共政策的反對和質疑之聲,避免製造不必要的社會對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