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4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特首似打一船人 宜說清譴責對象

特區政府向來鼓勵器官捐贈,近日更探討與內地建立恒常互助機制。有市民對新措施投下信心一票,亦有人不為所動,這在開放多元的社會本屬平常事。然而,特首李家超昨天出席行政會議前卻表示,留意到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申請出現不尋常現象,須予以嚴厲譴責,揚言要求警方調查。

李家超同時提到,如果一個人沒有登記器官捐贈而又被取消,「這是非常可疑的、破壞整個系統的行徑」,他嚴厲譴責相關破壞行為,形容「簡直令我們覺得恥辱」。

之所以出現李家超口中所說的「沒有登記器官捐贈而又被取消」的情況,固然可能因為有人惡意攪局,但政府器官捐贈網頁系統未能與時並進,也是其中一大主因。

現時官方不少網頁容許公眾自願退出登記,例如選民登記網站讓市民查閱自己的選民身份,然後可選擇取消,不可能出現一位並非選民的人士登入系統後,申請取消選民資格。換言之,造成「沒有登記而又被取消」的亂象其實關乎網頁設定,惟李家超似乎認定所有相關個案都屬可疑和破壞系統的行徑,隻字不提及網頁系統漏洞。

有添馬中人透露,李家超其實知道器官捐贈網頁有改善空間,已下令醫務及衞生局立即作出調整,可是改變網站設定需時,尤其是這類保安規格較高的網頁,很難即日內弄妥。

有知情的官府中人指出,李家超並沒有怪責所有取消捐贈器官人士的意思,他用上「破壞」、「恥辱」等嚴厲字眼是因為懷疑部分不法之徒利用起底手法,以第三者個人資料登入網頁取消器官捐贈,由於做法涉及盜用私隱,必須譴責,同時高調要求警方介入。

不過,李家超言論予市民「一竹篙打一船人」的感覺,令公眾有點意氣難平。如果行政長官懷疑有人偷取他人私隱作奸犯科,理應在傳媒鏡頭前說得一清二楚,避免引起誤會。

器官捐贈本屬個人心意,甚至可說是大愛表現。無論市民是否願意捐贈,都應尊重其考慮,不存在誰比誰高尚。政府官員固然可大力推動公眾行善心,但沒必要鞭撻奉獻。香港有維持治安的警察已足夠,不需要道德警察。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