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4日
特區政府向來鼓勵器官捐贈,近日更探討與內地建立恒常互助機制。有市民對新措施投下信心一票,亦有人不為所動,這在開放多元的社會本屬平常事。然而,特首李家超昨天出席行政會議前卻表示,留意到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申請出現不尋常現象,須予以嚴厲譴責,揚言要求警方調查。
李家超同時提到,如果一個人沒有登記器官捐贈而又被取消,「這是非常可疑的、破壞整個系統的行徑」,他嚴厲譴責相關破壞行為,形容「簡直令我們覺得恥辱」。
之所以出現李家超口中所說的「沒有登記器官捐贈而又被取消」的情況,固然可能因為有人惡意攪局,但政府器官捐贈網頁系統未能與時並進,也是其中一大主因。
現時官方不少網頁容許公眾自願退出登記,例如選民登記網站讓市民查閱自己的選民身份,然後可選擇取消,不可能出現一位並非選民的人士登入系統後,申請取消選民資格。換言之,造成「沒有登記而又被取消」的亂象其實關乎網頁設定,惟李家超似乎認定所有相關個案都屬可疑和破壞系統的行徑,隻字不提及網頁系統漏洞。
有添馬中人透露,李家超其實知道器官捐贈網頁有改善空間,已下令醫務及衞生局立即作出調整,可是改變網站設定需時,尤其是這類保安規格較高的網頁,很難即日內弄妥。
有知情的官府中人指出,李家超並沒有怪責所有取消捐贈器官人士的意思,他用上「破壞」、「恥辱」等嚴厲字眼是因為懷疑部分不法之徒利用起底手法,以第三者個人資料登入網頁取消器官捐贈,由於做法涉及盜用私隱,必須譴責,同時高調要求警方介入。
不過,李家超言論予市民「一竹篙打一船人」的感覺,令公眾有點意氣難平。如果行政長官懷疑有人偷取他人私隱作奸犯科,理應在傳媒鏡頭前說得一清二楚,避免引起誤會。
器官捐贈本屬個人心意,甚至可說是大愛表現。無論市民是否願意捐贈,都應尊重其考慮,不存在誰比誰高尚。政府官員固然可大力推動公眾行善心,但沒必要鞭撻奉獻。香港有維持治安的警察已足夠,不需要道德警察。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三場元首峰會後面的世界格局變動 |
上一篇: | 鼓勵捐贈器官宜軟不宜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