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24日

方舟 泛舟論章

三場元首峰會後面的世界格局變動

過去的一周裏,國際社會上有三場重要的元首峰會展開,一是在西安的中國─中亞峰會,二是在日本廣島的七國集團峰會,三是在沙特的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三場會議幾乎同時間展開,從會議釋放的訊息中,反映了世界格局的走向。我們亦可從中看出當前中美競爭下世界格局的一些變化。

先從七國集團(G7)峰會談起,G7成員國包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7個發達國家。

在幾十年前G7在全球經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峰會中7國經過協商後發表的聲明及政策,基本上能夠主導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風向,從G7峰會後發布的一系列數據中,大眾也可以順藤摸瓜地得知全球經濟的具體情況,這一方面是由於G7在全球總生產值中一直佔有不小份量,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期間,G7的生產總值就已佔全球經濟比重逾六成。

然而,G7對世界的影響力正逐步下降。從七國GDP總量佔世界經濟比重看,已由過去六成降到現在約四成,而且未來還會進一步下降;基於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數據更能夠反映這個現實──金磚國家的GDP總量達到31.5%,已超過G7的30.7%。世界銀行的報告亦指出,自2013年到2021年,G7合計對世界的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為25.7%,低於中國的38.6%。

G7影響力逐步下降

G7自身亦承認其對世界的影響力正逐步下降的客觀事實。近年G7峰會的議程慣例安排中,第一天多屬於成員國的內部會議,第二天則邀請若干非成員國及國際機構代表一同列席參與。整體而言,這些為數不少參與者的出席未必能夠對擴大會議後的討論成果有很大影響,更多是一種政治上的姿態。但反映G7亦認識到在現今的世界格局下,僅靠他們七國已難以解決各類國際事務。

第二個值得留意的是中國─中亞峰會。上周在西安召開的中國─中亞峰會是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1年以來,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行的元首峰會,意義深遠。中亞國家以往在一體化的道路上徘徊不定,往昔由俄羅斯主導下的「歐亞經濟聯盟」框架未能成功整合中亞,主要原因是俄羅斯與中亞國家都是資源型國家,在國際貿易上存在競爭關係,在建構合作關係時存在一定張力。而現在中亞國家面對各自的國家安全問題、國際供應鏈斷裂及重組的局面,有着更深層次地推動中亞地區一體化、帶動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一部分原因是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及俄羅斯因俄烏衝突分身乏術,無法如以往般在中亞地區施加影響力有關。

中亞對於自身對外關係自主性有更多追求,這與中國一貫主張各國在現有框架下平等對話的立場一拍即合。

這次的中國─中亞峰會中,雙方簽訂了《西安宣言》,堅定尊重彼此主權及國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實現「由政及經」,推動中國與中亞在「一帶一路」倡議上的深化合作,加強人文交流及各方面的國際協作,意義非凡。尤其是中國新疆經中亞國家前往歐洲的「中歐班列」鐵路線路將由目前的兩個口岸通道增加到四個口岸通道,這對古老「絲綢之路」的復興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三個值得留意的國際會議是本月19日舉行的阿拉伯聯盟峰會。敍利亞總統巴沙爾時隔12年,再度獲邀請參與峰會。2011年敍利亞顏色革命爆發後,敍利亞被西方視為邪惡政權,其在阿拉伯聯盟的成員國身份亦遭到褫奪。這個情況一直到沙特與伊朗在本年3月復交後才出現轉機,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促使阿盟於本月初召開外長特別會議,會議決定正式恢復敍利亞的成員國身份。這個決定某程度上反映了阿盟對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追求,希望逐步擺脫美國的掣肘。

海灣六國去美元化

過去中東地區海灣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都相對依賴美國,經濟上以美元計價買賣石油。換來美國對其在軍事上的保護,而現在阿盟開始逐步擺脫這種以經濟換求保護的外交模式。

出現這種政策轉向可以追溯至2011年遍布中東地區的茉莉花革命,中東地區國家,尤其是海灣六國,在看見其他國家可以隨時被美國「用完即棄」後,重新調整自己的外交戰略,包括經濟上開始嘗試去美元化,加強同中國的經濟關係等。

綜觀歷史,過去十多年來,經歷顏色革命的中東國家無一例外地回歸強人政治,如最近作為「阿拉伯之春」原鄉的突尼斯經歷民主轉型後,去年總統塞爾德在僅有三成投票率的公投中勝出,其後提出新憲法草案並獲得大比數通過,草案賦予總統更大的權力,回歸強人政治。這後面的原因,並不是這些國家又出現了厲害的政治強人,而是效仿西方選舉模式所帶來的長時間社會混亂和失序使得這些國家民眾渴望穩定。

這三場國際會議的背後訊息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世界格局的變動。世界格局的新變動並非一蹴而就,早在2013年,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時便已見端倪。絲綢之路是亞歐大陸在古時的主要陸上貿易通道,連結了世界上的主要文明,在工業革命之前,陸路貿易一直是中西方交流的主要渠道,直至工業革命後,海上貿易逐漸取代陸路貿易,海洋成為世界經濟重心。

中國在陸地及海洋層面上雙軌並行發展,背後是體現中國作為全球化推手的角色定位,既要重新振興傳統陸路貿易帶動中歐沿線國家發展,也要加強海上經貿未來,與東南亞、南亞、非洲、拉美海洋國家建立更密切關係,透過投資、貿易、基建等方式,把亞、非、拉丁美洲聯繫起來,拓展中國的腹地。中國的行動體現其作為全球化推手的堅定立場,與美國等一些國家近年的保護主義舉措形成鮮明對比。

在現時中美競爭的格局下,中國在全球各大地理板塊的影響力,整體而言都在增加。

西歐與美國不同調

目前的在亞歐大陸中,俄羅斯在國際上受到孤立的趨勢更加明顯,其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將會提高;在中亞腹地板塊上,中亞國家與中國的關係愈來愈密切。

東南亞地區中,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國對華長期維持着密切的關係,泰國、新加坡則在中美之間小心翼翼維持平衡。越南雖然本身與中國存在南海問題的爭議,但連任第三屆的總書記阮富仲明確把對華關係處於第一優先的位置,近年越南有多位親美派官員退出政治舞台,包括前總理阮晉勇。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可斯雖然較前任總統親美,早前與美國簽訂擴大的防衞協議,向美軍提供軍事基地,但同時強調基地不能用作向中國發動攻擊,力求在中美之間取得平衡。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中東。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中國斡旋下達成世紀和解,兩國與中國的關係將更為緊密;西亞地區的歐洲國家,如土耳其,雖然是北約成員國,總統埃爾多安一直致力加強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

再把視線放置在美國的傳統夥伴西歐。德國、法國、英國在部分外交及經貿問題的取態上已與美國有很多不同調之處。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高調訪華之後,更加強調歐洲的自主性。德國總理肖爾茨在對華態度上雖然不及前任默克爾,但亦小心處理德國汽車、化工企業在華的巨大商業利益。就連與美國有「特殊關係」的英國,首相辛偉誠也放棄在2022年競選保守黨黨魁時所聲稱的會關閉在英的孔子學院,而採取更務實的態度。

而作為美國「後院」的拉美國家,流傳着一句名言:「我們的悲劇在於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拉美國家政權過去三四十年間經常在左右翼之間做鐘擺式大幅擺動。但整體而言,新自由主義在拉美已經幻滅,左翼執政的頻率愈來愈大。現在中國是拉美最大的貿易夥伴,左翼執政的拉美大國巴西、阿根廷等對華關係都很友好。

在當今非洲,中國無疑已經是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中國曾經在北京成功召開中非首腦峰會,幾乎所有非洲國家首腦齊聚北京。令到美國也想「有樣學樣」,在華盛頓召開美非峰會。但會議的過程卻給很多非洲國家元首留下負面印象,肯尼亞總統魯托接受採訪時表示,54個非洲國家領導人像小學生一樣被塞進大巴裏拉去會場聽美國總統講話,以後任何國家想與非洲進行討論,我們不會再集體出席,將由非洲聯盟主席代表。

印度自傲拒做馬仔

在南亞板塊當中,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其與中國一直有「瑜亮情結」,又存在着邊境紛爭,外交路線上與美國相對接近一些。從2010年代起,美國將其在亞洲的戰略由「亞太」改稱為「印太」,這一變化的核心就是想拉攏印度。但印度是一個自視甚高的國家,絕不甘心如日本一般做美國的「馬仔」,而是想做一個奉行獨立外交政策的「有聲有色」的大國。

雖然當下中美在世界各大地緣板塊都有競爭關係,但應該看到中美關係與當年冷戰時期的美蘇爭霸具有本質上的不同。美蘇冷戰時期,兩大國均有着霸權主義色彩的外交措施,逼迫其他國家在兩大陣營之爭當中「選邊站」,不同於中國的新型外交思維──尊重各國國情差異,不把自身模式強加於人,亦不拉幫結派。比如近年外界揣測俄羅斯有可能淪為中國的附庸,但不論實力消漲,中俄實際上一直維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平等關係。

中美競爭的最終結局會如何呢?不同於冷戰時期美蘇長期處於戰略平衡(balance of power)的權力架構,中美之間是崛起的大國與守成的大國之間的動態變化的關係。未來世界格局走向,最終取決於中美經濟實力的對比。對於中國來說,如果能保持戰略定力,維持發展的可持續性,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方舟_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