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4日

屠海鳴 維港鐘鳴

從馬英九大陸行看到了什麼 ?

這些天,中國國民黨前領導人馬英九回大陸祭祖,隨行的有家人,也有青年學生。除了回湖南湘潭老家祭祖之外,還先後到訪南京、武漢、長沙。當筆者撰寫本文時,馬先生正在重慶訪問。他最後一站是上海,整個行程長達12天。

馬英九的大陸之行,得到了內地官方和民眾的歡迎,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會見了馬英九一行,並轉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馬英九的親切問候,充分肯定了馬英九為發展兩岸關係作出的重要貢獻。在南京、武漢、長沙訪問時,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都先後會見了馬英九,對他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高度讚賞。在湖南回鄉途中,馬英九遇到不少當地鄉親問候「歡迎回家」,他也用湖南方言熱情回應:「湘潭伢子回來了!」

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台海局勢也因中美關係的變化起起伏伏,充滿變數。在這個特殊時刻,73歲的馬英九首次踏上回鄉之旅,引發了台海兩岸、全球華人,乃至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那麼,從馬英九大陸行可以看到什麼呢?

看到了「骨肉情深」

湖南省湘潭縣茶恩寺鎮雙陽村,馬英九的祖父馬立安之墓完好無損,墓地建在一片開闊的水田之間,前植柏樹兩株,田間溪流潺潺,肅穆清幽。馬英九的祖父卒於1927年,已近百年,周邊的其他墳墓都被農田代替,唯有馬英九的祖墳依舊,可見家鄉人對這位鄉紳的敬重,對馬氏後人回歸故里的期待。

馬英九在宣讀祭文時幾度哽咽,感念先祖遺訓澤被後世。祖父遺訓:「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馬英九說:「我在台灣出版博士論文的時候,也特別在扉頁上把這句話寫上去。」馬英九還多次提及「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是我們中國人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

「慎終追遠」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慎重辦理父母年終的喪事,誠心祭祀以追念遠祖,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馬英九反覆提及的這句話,引起了大陸方面的共鳴。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與馬英九會面時表示,慎終追遠、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充分說明燦爛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價值追求。

根在大陸,魂在中華。從馬英九回鄉,可以看到兩岸分離雖久,卻始終血脈相連,總會在關鍵的時間和關鍵地點,激發出內心最真實、最濃烈的同胞之情,無論現實生活多麼艱難,心靈家園總是充滿溫馨。

看到了「中國速度」

馬英九在大陸乘坐高鐵時,在得知「復興號」的時速可達350公里時後不禁感慨:相比時速200多公里的台灣高鐵,大陸高鐵快多了!

但有台灣媒體的大標題:「大陸高鐵大秀速度,刻意飆速350公里」。「大秀」和「刻意」引發大陸網友熱議。有網友為台灣民眾普及常識:「復興號」動車組家族主要有三個系列:CR400、CR300、CR200。時速350公里是正常速度,「復興號」最快可以跑到400公里。看來,台媒對內地缺乏了解、充滿偏見,也折射出「台獨」勢力對大陸的敵意。

其實,馬英九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高鐵速度」,還感受到「中國速度」。福建省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台灣,若把台灣地區經濟總量與大陸省份放在一起排位,也僅能排到第八至第九位。深圳市的經濟總量超過了香港,廣東省的經濟總量更是超過了俄羅斯。如果把廣東省作為一個單獨的經濟體看,排名可進入全球前十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疫情前的數年間,長期保持6%左右,今年確定的目標是5%左右,遠遠高於世界銀行對全球經濟1.7%的預期。

數字是抽象的,馬英九所到之處,親眼看到了一個個現代化的城市,忙忙碌碌的建設工地,便捷的網上支付和完備的物流配送。馬英九生於香港,長於台灣,此生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他親眼所見與父輩們描述的大陸定然天壤之別。「中國速度」是真實可信的!「有點陽光,就會燦爛」。中國人一旦獲得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就會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創造出令世人驚異的奇蹟。

看到了「團結奮鬥」

馬英九拜謁南京中山陵時,動情地朗讀祭文:「兩岸人民,同屬中華,炎黃子孫,振興民族,共創未來,薪傳綿延。九二共識,和平基礎。蒼生為念,百姓謀福,共同發展,永繼無疆。」並題寫「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以誌紀念。

馬英九此行路線,都是有故事的地方,蘊含着團結禦敵的深意,寄託着濃烈的家國情懷。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令30萬中國人不幸遇難,馬英九一行憑弔遇難同胞,寄託無限哀思;1938年6至10月的武漢保衞戰失利,國民政府退守重慶,繼續抗戰;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的長沙保衞戰,中國軍隊大敗日軍,日本滅我中華的夢想破滅。

個人的命運總是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1941年,馬英九的父親考入重慶南溫泉鎮的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畢業前夕從軍。馬英九的母親畢業於湖南的周南女中,後輾轉到重慶,1944年8月,二人在重慶結婚。1950年7月13日,馬英九出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廣華醫院。馬英九踏訪重慶,是尋覓抗戰遺蹟,也是追尋父母求學、相識、組建家庭的地方。

今天的中國,處於1840年以來最好的時期,但中國還不能稱之為「強國」,中國是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當中唯一沒有實現完全統一的國家。「團結奮鬥,振興中華」是中國人共同心願,內地民眾與馬英九想到了一起。

看到了「復興力量」

台灣媒體《中時新聞網》日前進行的網絡民調數據顯示,有77%的台灣民眾對此次馬英九赴陸祭祖、參訪「樂觀其成」。參與投票的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為兩岸和平發展,值得讚揚」、「對台灣有益,本源文字語言文化生活信仰皆相同,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證明。」

就在馬英九回大陸祭祖的時候,蔡英文「過境」美國,受到大陸、台灣和美國當地華人的強烈抗議。在紐約,「反對赴美賣台,美台勾結禍台」「台獨死路一條」「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標語和五星紅旗滙聚一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歌聲震天。

兩相對比,國家統一是民心所向!

把馬英九首訪大陸這件事放在更長的時段看,也許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在當下看,仍給香港以諸多啟示。

首先,透過馬英九大陸行,可以看到國家發展進步的巨大變化,看到國家的治理效能明顯提升,看到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引擎」當之無愧,看到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愈來愈強。這一切,為人們認識國家與香港的關係提供了一個視角。顯然,國家是香港最大的依靠,內地是香港最大的市場,香港加快融入國家大局,發展的空間才會愈來愈大。

其次,統一台灣的上上之策是:「一國兩制」、和平統一。這也是中央的一貫主張和海峽兩岸民眾的共同心願,若「台獨」勢力挑戰「一中」原則,步步緊迫,則可能擦槍走火。「一國兩制」最早在香港實行,香港積累了豐富經驗,也有一些教訓,香港應以「一國兩制」的香港實踐,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提供參考,為祖國的完全統一做出貢獻。

再次,香港作為「超級聯絡人」,不應僅僅局限於內地市場和世界市場之間的「聯絡人」,還應成為海峽兩岸的「超級聯絡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金融等領域切入,促進兩岸之間的合作,讓香港、澳門、台灣和內地成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中國人的命運牢牢把握在中國人手中。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