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1月4日

程介明 教育評論

教育文化之根深柢固

上周提到香港小一入學與補習學校之畸象。很難怪責任何一方,因為這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根深柢固的教育文化。這裏不厭其詳,嘗試以文化的角度,分析一下。以免人云亦云,都說是「文化」,就不深究;或者覺得無可奈何,只能與這些畸象共存下去。如此,只會是害了下一代。

假如要簡單地說明什麼叫文化,第一、文化是遍及的,滲透在一個社會的方方面面。第二、文化是傳承的,代代相傳,認為是正確的思想與行為。第三、文化是不自覺的,在本社會裏面,文化的種種是不會受到質疑的。中國成語裏面的「不假思索」、「理所當然」、「不言而喻」,都是對文化生動的描述。西方人類學家說的「Fish is the last to discover water」,魚不知水,正是這個意思。

基於這個概念,審視一下香港社會的教育文化。也就是說,有些事大家都不假思索地去做。不明所以,也不會去計較「所以」,「大家都這樣做,有什麼問題?」或者覺得是理所當然,但是沒有細想這個「理」是什麼?

教育=讀書?

多年前,本欄曾經分析兒歌《讀書郎》:「小呀小兒郎呀郎,背着那書包上學堂;不怕那太陽曬,也不怕那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喲。沒有學問喏,無臉見爹娘。」這裏面就包含着豐富的假設,精簡地描述了華人的教育文化。

第一,教育、上學、讀書,是同義詞。於是教育可以理解為上學,上學可以理解為讀書,也就是正規課程、聽講、作業、測驗、考試。四十年前,幼兒教育的先行趙鈞鴻校長,就給家長質問過:「為什麼你們不用書?人家幼稚園有18本書!」「我的孩子上學一個多月,為什麼一個字都沒有寫過?」筆者1970年在筲箕灣辦學,就有家長上門抗議:「為什麼不是好好地讀書,要我的女兒學跳舞?」

今天,大多數家長都接受學生應該有課外活動,幾乎每一所學校都會有學生的校外學習機會。不知不覺之中,大家都不會把教育看成是純粹的讀書、作業、測驗、考試。近20年來,學生學習的意義與領域,放寬了許多。

但是,我們對於課內的學習,有些領域變化不大。比如說,小學的語文,仍然充斥着填充、造句、改錯、重組這些老式的作業,不在於學生的寫作能力,而在乎學生是否懂得「正確」的答案。學生做這些作業時,考慮的難免是如何答對老師要的答案。一方面,這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法,學生覺得沉悶;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會因此而迅速提高。另一方面,這種「操練」是沒有止境的。

於是,課堂上操練之不足,家庭作業繼續操練;家長輔助之不足,讓補習學校補足。結果是,學生的自主空間,不是更多,而是更少了。學生發展自己學習興趣的機會,被我們剝奪了。

因此,不要小覷教學法,那裏面蘊藏着深刻的教育理念與社會影響。那些在教學法上努力並且有成的學校和教師,應該向他們致敬!

第二,上面的觀察,又與《讀書郎》的第二段話呼應——不怕艱難,只怕被責「懶」。這本來是中國教育文化的優點,也是中華民族的優點。勤奮,從來是古代科舉的精髓。「十年寒窗……」、「吃得苦中苦……」。

本欄提過,貶低先天,崇尚後天,從來是中國文化的信念,也是世世代代文學與藝術裏面的主題。「懶」,是最嚴重的責難。

排滿=充實?

現在有些家庭作業,並不在乎其學習效果,而是保證學生在家裏不會偷懶。有時候小學有頻密的測驗,就是希望用此來不斷驅動學生的努力。學校裏的文化,就是讓學生的生活,在學校的掌控之中。這裏面沒有任何負面的意圖,但是學生就永遠不會掌控自己的生活。而這,卻是學生必須盡早學會的。

同理,家長為孩子布置非常緊密的課外學習,也完全是為了孩子好,沒有任何負面的意圖。但是排滿了孩子的生活時間表,孩子過着「不自由主」的生活,往往逆來順受,有些也習慣了事事聽父母安排。這樣的孩子,在這種安排下,不會成熟發展。

並非說要放任,讓孩子懶洋洋地過日子,甚至躺平。而是需要他們培養自己的能力去努力,也就是需要他們逐漸養成為自己樹立目標,由自己的動力,為之而勤奮。沒有孩子主動的努力,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這有點像嬰兒學步。要是不斷攙扶,不敢放開,那嬰兒就永遠學不會走路。

第三,這個「懶」,又涉及另一個華人社會的教育信念——競爭。古代科舉,門生的勤奮,並不保證能夠獲得功名。勤奮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要獲取功名,還需要參加競爭。因為功名路上,只有一條跑道;只有一名狀元。勤奮不足夠,還要贏了其他門生,才能金榜題名。

演化到今天,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筆者對這句話,極為反對,幾乎到了深痛惡絕的程度。不過,即使在香港與內地不斷的分析批判,近乎大聲疾呼,人們還是作為非常方便的教育口號,到處可見。筆者的反感,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從理論上來說,短跑也許重視起跑,長距離的賽跑,起跑就並不一定是關鍵。起跑好的,與到終點是否勝出,沒有多大關係。而學生的學習征程,恰恰就是一場長距離的賽跑。

第二個層次,輸贏是相對的。就像賽跑的初賽,碰到對手都是弱的,勝出也不一定值得高興;碰到強的對手,也許輸了還是可以出線。贏了誰?輸給誰?沒有絕對的標準。光是喊「不要輸」,是沒有意思的。

不怕見笑,筆者高中時曾經在3000米賽跑跑第二,聞者莫不豎起大拇指;但是那一場只有三個人,高手都跑其他項目去了。

第三個層次,也是最重要的,輸贏與優劣,不是一回事。學生腦子裏,要是充滿着「要贏」,拿高分,排名高,就以為了不起;分數低,排名低,「輸了」,就抬不起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實際上學得怎麼樣,就像家長看到孩子作文80分,其實根本不知道孩子實際的寫作水平。

輸贏=優劣?

這也是為什麼不適宜在學生中排名次。排名次基本上是「科舉「的現代版,把所有學生放在單一的跑道上。新加坡已經在2019年開始取締排名次,教育部長明言:「要學生明白,學習不是競賽。」要學生專注真正的學習,也是重視學生學習的個別特點。也就是說,讓學生有多條跑道。

在香港,已經有不少學校取消了排名次,但是還有「考第幾」的概念。有些家長很懷念,「沒有名次,我怎麼知道我的孩子表現如何?」這是本末倒置。沒有了名次,實際上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就讓家長有機會觀察孩子在每一方面的學習所得,但是,需要準備,攀比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學校的改變只是起點。

第四,上面已經論及了《讀書郎》的下一句——「學問」。什麼叫學問?在古代,金榜題名就算是有學問?其實兩者之間畫不上等號——歷代的狀元,能流傳後世的作品,極少。這也是今天華人社會教育的主要掙扎。本欄近年不斷論及的就是:科舉的特點——功名代替學問,工業社會教育制度——學歷代替學習;在華人社會兩者一脈相承,就形成了今天香港社會的教育文化。

第五,「無臉見爹娘」與前面的「怕先生罵」,一貫的是外在動機。談不上興趣、更談不上志向。香港的學生又為何而學習?

歸根結柢,《讀書郎》生動地概括了華人社會傳統的教育文化;把學生的學習生活,鎖在製造功名(學歷)的生產線上。社會變了!如何解開這個枷鎖,讓學生可以擁抱多元多變的未來,應該是今天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

《讀書郎》這裏引的是傳統版本。後來有「潔本」又有《讀書樂》,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