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10月1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限聚令唯獨無鬆綁 政治考慮脫不掉

筆者過去3年聽不少人講過,即使未被疫情擊倒,亦已遭防疫措施打殘。在一大堆抗疫政策中,部分的確收到實效,但有些限制至今仍讓市民難以理解。

港府周五突然宣布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由餐飲處所、酒吧乃至美容院等均獲鬆綁,唯獨4人限聚令維持不變,使人大惑不解。

政府公布10月6日起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食肆每枱人數上限由8人增加至12人;遊樂場所、美容院、按摩院、健身室、卡啦OK亦與食肆看齊,活動群組一樣從8人調升至12人,連宴會人數限制也由120人大幅增至最多240人。

可是,偏偏公眾限聚令依然維持4人,不見有絲毫放寬。換言之,240名賓客准許在同一場地參與宴會,食飯時可除口罩,但偏偏這240人離開宴會場地時,若超過4人一組同時踏進公眾地方,便干犯限聚令。

其實添馬內部都清楚知道,制定政策如果標準不一,肯定會捱批。筆者聽聞,儘管當局醞釀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時,內部亦不乏聲音建議應一併把限桌令和限聚令鬆綁,但最終結果是多項社交距離措施均進一步寬限,只有公眾限聚令繼續牢牢抓緊。官方至今似乎仍未有合理解釋,為何在空曠的公眾地方戴上口罩,會較密閉的食肆、酒吧等可除口罩場所存在更高風險,凡此種種都令人懷疑,政府不願放寬限聚令,背後有政治考慮。

今年十一國慶已表明不會申辦遊行的社民連主席陳寶瑩亦認為,當局放寬其他處所的疫限,但4人限聚令卻保持,簡直荒謬和不可思議。

陳寶瑩直言,若抗疫措施是為了防止病毒蔓延,實在無法想像為何在公眾場所不脫下口罩,風險會比共同進餐等活動高,並需要以更嚴格的人數限制來規限,她批評政府目前的做法會妨礙遊行請願,減少公眾發聲的機會。

2019年反修例風波期間,觸發大規模的街頭流血衝突,政府在非常時期採用霹靂手段杜絕人群聚集,絕對無可厚非。但現時已有《港區國安法》這支定海神針,執法部門又常引用煽動罪作出拘捕,民間反對陣營主旗手幾近清零,縱使有人申辦遊行示威,引發暴力事件的機率亦不高。如果當局因擔心出現遊行而拒絕放寬限聚令,那未免太缺乏制度自信。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